时间: 2025-04-26 04:0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2:11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
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
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
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曾经回想自己立志的情形,明君就应该来事奉他。
如今中兴的时刻,既然如此,何必再有所犹豫呢?
志向就像秋霜一样美好,忠诚的劝谏更显其珍贵。
陆机在洛水边游玩,文举则在荐福时节发光发热。
商山的雪上流露出虎的足迹,岳庙的碑文上留下云的痕迹。
你将要潦倒于世,深知此理的人更应见识。
作者介绍:贯休(约830-912年),字子明,号贯休,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脱俗,多用白话,追求自然与真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科举制度盛行之时,作者借助赠别之际,表达对友人赴考的祝愿,亦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送高九经赴举》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赴考的祝福与期许之作。诗中贯休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士人立志的情怀与对未来的憧憬。开篇提到“明君”与“志”,不仅点明了诗歌的主题,也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接着用“志列秋霜好”来形容理想的美好,进一步强调忠言之重要,显示出作者对真理与信念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态度。经过了一系列的象征与比喻,最后以“夫君将潦倒”作结,虽有忧虑却不失对友人的期望,既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又蕴含着深刻的关怀。贯休的诗作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明君”是指什么?
“志列秋霜好”表达了什么含义?
诗中哪个典故与陆机有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