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桐江闲居作十二首 其四》

时间: 2025-04-20 15:15:05

诗句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

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

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15:15:05

原文展示:

不问赓桑子,唯师妙吉祥。
等闲眠片石,不觉到斜阳。
独自收槠叶,教童探柏瓤。
王孙莫指笑,淡泊味还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淡泊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他不问世外的繁华,只关注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随意地在石头上打个盹,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一个人独自收集槠树的叶子,教孩子们去探寻柏树的果实。那些王孙贵族不必嘲笑我,淡泊的生活才是长久的滋味。

注释:

  • 赓桑子:指古代一种以桑树为题材的歌谣,强调对世俗的无所顾忌。
  • 妙吉祥:妙,极美的;吉祥,指幸福、美好的事情。
  • 等闲:随便、轻松。
  • 片石:一块石头。
  • 斜阳:晚霞、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
  • 槠叶:槠树的叶子,槠树是一种落叶树,常用于制作器具。
  • 柏瓤:柏树的果实,通常指柏树的果皮和种子。
  • 王孙:王公贵族的子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唐代诗人,号称“贯休”,其风格清新自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以闲适的生活方式表达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的心境。全诗以“独自”二字开篇,体现出诗人一种孤独而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中提到的“片石”和“斜阳”,不仅营造了一个恬静的环境,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通过“收槠叶”和“探柏瓤”的细节描写,诗人展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景,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王孙莫指笑”一句,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淡泊的生活态度。整个诗作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既是对自我选择的肯定,也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问赓桑子:不去问世间的荣华富贵。
  2. 唯师妙吉祥:只求内心的安宁与幸福。
  3. 等闲眠片石:轻松地在石头上打个盹。
  4. 不觉到斜阳:不知不觉已是夕阳西下。
  5. 独自收槠叶:一个人收集槠树的叶子。
  6. 教童探柏瓤:教孩子们去寻找柏树的果实。
  7. 王孙莫指笑:王孙贵族无须嘲笑我。
  8. 淡泊味还长:淡泊的生活才是长久的滋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片石”比作生活的依托,表现其简单而宁静。
  • 对仗:如“收槠叶”“探柏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槠叶和柏瓤象征着自然的馈赠。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安宁的主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片石:象征着诗人的隐居生活与宁静。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槠叶:代表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平淡。
  • 柏瓤:象征着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片石”象征什么? A. 繁华
    B. 宁静
    C. 痛苦
    答案:B

  2. “王孙莫指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世俗的嘲讽
    C. 对世俗的无所谓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槠叶、柏瓤
    B. 花、鸟
    C. 山、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和孤独的情感。
  • 《春晓》: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虽同样追求自然之美,但情感基调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唐诗三百首》《古典诗词鉴赏》《诗经与汉诗》

相关查询

斗鸡篇 思归引 小临海 怨诗 东西门行 塘上行苦辛篇 骢马驱 陇头水 钓竿篇 采莲曲·金桨木兰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穴人 绞丝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心旷神愉 跑圈 映月读书 幽介 日杒月减 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钓乡 不仁不义 含菁咀华 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报仇心切 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