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虞美人 其二 庚午暮春》

时间: 2025-07-12 16:05:36

诗句

小园风雨桃花尽,江泛桃花汛。

激礁拍岸远无声,却见后波前浪尽峥嵘。

凭栏无语情犹切,眼底烟波阔。

夜来雷似鼓声催,似问凭谁只手挽潮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05:36

原文展示

小园风雨桃花尽,江泛桃花汛。
激礁拍岸远无声,却见后波前浪尽峥嵘。
凭栏无语情犹切,眼底烟波阔。
夜来雷似鼓声催,似问凭谁只手挽潮回?

白话文翻译

小园中的桃花在风雨中凋零,江面上泛起了桃花的涟漪。
激浪拍打着礁石,远处一片寂静,却看到后浪前浪激荡的壮丽景象。
我倚着栏杆无言,心中情感依然强烈,眼前的烟波浩渺无边。
夜里雷声如鼓声般催促,仿佛在问:凭谁能一手挽回这潮水?

注释

  • 小园:指小型的花园,通常种植花木。
  • 风雨:指天气恶劣,暗示桃花的凋零与无常。
  • 桃花汛:桃花泛滥的水流,喻指春天的景象。
  • 激礁:激烈的波浪拍打礁石,表现出海浪的力量。
  • 凭栏:倚靠栏杆,表示一种闲适的状态。
  • 烟波:指水面上的雾气和波纹,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景象。
  • 雷似鼓声:形容雷声的震撼,像鼓声一样催促。
  • 挽潮回:挽回潮水,暗喻对时光或命运的渴望。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美丽和爱情,桃花的凋零也暗示了美好的事物难以持久。同时,“雷似鼓声”可以联想到古代战鼓的声音,暗示着一种紧迫感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淑萍,现代女性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物的结合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庚午年暮春时节,正值春末夏初,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的凋零和江水的波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二 庚午暮春》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开头以“小园风雨桃花尽”引入,展现出春天的凋零与无常,诗人在风雨中感受到桃花的凋谢,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惋惜。接下来,江面上泛起的桃花涟漪,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易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

激烈的波涛拍打岸边的景象,虽无声却充满了力度,后波前浪的壮丽形态,似乎在诉说着一种生命的循环与延续。此时的诗人,凭栏而立,纵使无言,情感仍显得切切,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夜晚雷声如鼓,仿佛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似乎在问谁能将潮水挽回。这一问句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反映出对命运的思索。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结合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园风雨桃花尽:描绘了小园中桃花因风雨而凋零的景象,象征春天的短暂。
  2. 江泛桃花汛:江面上因桃花而形成的涟漪,表现出春天的痕迹。
  3. 激礁拍岸远无声:波涛拍打礁石,远处却一片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4. 却见后波前浪尽峥嵘:后浪前浪的壮观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5. 凭栏无语情犹切:诗人倚靠栏杆,虽无言,却情感依然深厚。
  6. 眼底烟波阔:眼前的烟波渺茫,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无尽的思考。
  7. 夜来雷似鼓声催:夜中的雷声如同战鼓,催促着时光的流逝。
  8. 似问凭谁只手挽潮回:雷声仿佛在询问,谁能单手挽回潮水,表现出对时光的渴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雷声比作鼓声,增强了声音的震撼感。
  • 拟人:雷声似乎在问,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
  • 对仗:后波前浪的描写,形成了平行的意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桃花为引,引发对生命短暂与时光流逝的深思,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命运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美丽与爱情,表现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风雨:暗示着变化与冲击,反映出生活的不易。
  • 江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 雷声:象征着紧迫感与命运的召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小园风雨桃花尽”意指: A. 桃花盛开
    B. 桃花凋零
    C. 桃花绽放
    D. 桃花飘落

  2. 诗人倚靠栏杆无语的原因是: A. 享受宁静
    B. 表达情感
    C. 观察自然
    D. 思考人生

  3. “夜来雷似鼓声催”的意象主要表达: A. 自然的美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生的无常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蔡淑萍的《虞美人 其二 庚午暮春》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春望》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动荡对诗人的影响。同样是描写春天,但前者强调了个人的失落与思索,后者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感慨。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现代诗歌与传统文化》
  • 《蔡淑萍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其二 冬雪 如梦令·荣悴本来何处 如梦令 如梦令 画竹 如梦令 闺思 如梦令 如梦令 忆燕 如梦令 如梦令 其六 如梦令 留园听古装美人吹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闲茶浪酒 狗屎堆 車字旁的字 凌乱无章 官逼民反 罩汕 追根寻底 养虺成蛇 力字旁的字 土山 甲第连天 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伤悲 包含劈的词语有哪些 斗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