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21:1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21:15:29
朱阑暮,点点动春星。
来近灯前常黯淡,
去时花下忒分明,
曾伴玉人行。
迎风度,斗帐见盈盈。
待得月华分一照,
也随珠露湿三更,
遮莫上银屏。
在朱色栏杆的傍晚,星星在春夜中闪烁。
靠近灯前时总是显得黯淡,
离开时在花下却显得格外明亮,
曾经陪伴美人一同游行。
在风中飞舞,帐幕下显得盈盈一片。
等到月光洒下,
也会像珠露一样湿润三更,
小心不要照到银色屏风上。
李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李雯的诗歌善于运用细腻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柔情与对生活的感悟。
《望江南 咏萤》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夏夜,诗人漫步在风景优美的地方,目睹了萤火虫的舞动,勾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考。诗中通过对萤火虫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
《望江南 咏萤》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萤火虫的明暗变化,巧妙地表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诗的开头“朱阑暮,点点动春星”便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氛围,朱色的栏杆与闪烁的星星相映成趣,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萤火虫的明暗变化,反映出其与环境的关系。靠近灯光时显得黯淡无光,而远离灯光时则显得灵动而明亮,这不仅仅是对萤火虫生物特性的描绘,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隐喻。诗人在此暗示着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人们在不同境遇下的表现。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为细腻,诗人借助对萤火虫的描绘,表达了对美人与月光的向往。“待得月华分一照,也随珠露湿三更”,在这里,月光与露水象征着纯洁与柔情,形成了一种美好而浪漫的意境。最后一句“遮莫上银屏”则增添了一丝梦幻色彩,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人感受到诗中流淌的温柔与细腻。
整首诗歌通过对萤火虫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切观察与感悟,同时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生命的思考与珍惜的情感。
诗中“朱阑”指的是什么?
萤火虫在灯前的状态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玉人”指代的是?
比较李白的《夜泊牛头》和李雯的《望江南 咏萤》,两者均以自然为主题,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与壮阔,而李雯的诗则体现了细腻的情感与柔美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