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3:35
抛练杵,傍窗纱。
巧剪征袍斗出花。
想见陇头长戍客,
授衣时节也思家。
抛下了捣练的杵,靠在窗纱旁。
巧妙地剪裁征袍,缝制出花样。
想必在陇头守边的士兵,
在换衣服的时节也会思念家乡。
“陇头长戍客”中的“陇头”常指边疆,历史上中国的边防士兵常驻守在此地,表达了士兵的思乡之情。古人常以衣物的变化来联结思乡情感,此诗中通过衣物的制作与士兵的生活,互相映衬,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贺铸(约1052年-1126年),字方回,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精通诗词,风格清新俊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见长。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士兵们常年驻守边疆,思乡之情愈发浓烈。诗人通过描绘士兵在边防换衣的情景,反映了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关切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古捣练子 剪征袍》是一首情感细腻且意象丰富的诗作。开篇“抛练杵,傍窗纱”,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诗人将捣练的杵抛下,身旁是窗纱,表达了对日常生活的亲切感受。接下来的“巧剪征袍斗出花”,通过巧妙的剪裁,表现了对生活的细致追求,也暗含了对士兵的关爱。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远方的戍边士兵,突显了他们在换衣服的时节对家的思念,情感由温馨转向悠远,形成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日常生活描写,传达出对士兵艰辛生活的同情和对家乡深切的思念,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示了贺铸在诗词创作上的高超技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抛练杵”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轻松
C. 忧虑
D. 愤怒
“巧剪征袍”中的“巧”字如何理解?
A. 随意
B. 精巧
C. 粗糙
D. 难懂
诗中“想见陇头长戍客”是指哪个人物?
A. 诗人
B. 士兵
C. 农民
D. 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