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

时间: 2025-07-12 23:22:17

诗句

两点春山一寸波。

当筵娇甚不成歌。

动人情态可须多。

金井露寒风下叶,画桥云断月侵河。

厌厌此夜奈愁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3:22:17

原文展示: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
贺铸

两点春山一寸波。
当筵娇甚不成歌。
动人情态可须多。
金井露寒风下叶,
画桥云断月侵河。
厌厌此夜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两点翠绿的春山映衬着一寸波光。
在酒席上她娇媚得让人无法歌唱。
动人的姿态真是令人难以忘怀。
金井旁的露水寒冷,风吹落了树叶,
画桥上云彩断裂,月光照在河面上。
这漫长的夜晚,心中的忧愁又该如何排解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山:春天的山,象征着生机。
  • 娇甚:娇媚得过分。
  • 动人情态:引人注目的姿态。
  • 金井: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美好的景象,可能指代庭院中的水井。
  • 画桥:风景如画的桥,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致。
  • 月侵河:月光照在河面上,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 厌厌:烦恼、厌倦。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的历史典故,但“金井”“画桥”等意象常见于古典诗词中,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描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0-1120),字方回,号云间,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贺铸以其清丽婉约的词风,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婉约派”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表达了作者在春夜中对美好事物的感怀与对情感的思考。宁静的环境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在美中感伤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十三)》是一首以春夜为背景的词作,透过清丽的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首句“两点春山一寸波”,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天的山水画面,山与水的交融,仿佛在描绘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然而,这样的美景在酒席间的欢愉中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第二句“当筵娇甚不成歌”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掺杂了欢愉和愁苦。

接下来的“动人情态可须多”,则是对美好瞬间的留恋与赞美,表明对眼前女子的倾心和赞叹。随着诗意的展开,“金井露寒风下叶,画桥云断月侵河”这几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露水寒冷,风吹落了树叶,河面上月光的倒影使得景色更加迷人。此时,夜色中的孤独与思绪如潮水般涌来,最后一句“厌厌此夜奈愁何”则象征着诗人对内心愁苦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尽管自然景色如诗如画,心中却难以释怀。

整首词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外在的美与内心的愁苦之间的张力,情感深邃,意象丰富,体现了贺铸词作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两点春山一寸波:描绘出春天山水的美丽景象,山的轮廓如两点,而水面如一寸波光,构成和谐的画面。
  • 当筵娇甚不成歌:在欢宴中,女子的娇媚让人无法歌唱,暗示了她的美丽与氛围的矛盾。
  • 动人情态可须多:赞美女子的姿态动人,令人难以忘怀,彰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金井露寒风下叶:金井旁的露水因寒风而落叶,展现了春夜的清冷与宁静。
  • 画桥云断月侵河:画桥与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静谧的夜景。
  • 厌厌此夜奈愁何:表达出对夜晚的厌倦与对愁苦的无奈,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山比作两点,水面比作一寸波,形象生动。
  • 拟人:情态动人,赋予了女子以情感,以增强表达的力度。
  • 对仗:如“金井露寒”和“画桥云断”,形成和谐的对称,增加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美丽景色,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活中愁苦的无奈,表现出一种对情感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山: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波光粼粼,象征着美丽与流动的情感。
  • :代表美丽的女子,体现对美的向往。
  • 露寒:寒冷的露水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冷清。
  • :象征思念与宁静,月光在水面上映照出诗人的情感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井”主要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饮料
    C. 一种水井
    D. 一种乐器

  2. “动人情态可须多”的意思是:
    A. 动人的姿态不值得珍惜
    B. 动人的姿态值得多加赞美
    C. 动人的姿态令人厌烦
    D. 动人的姿态令人失望

  3. 诗中“厌厌此夜奈愁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夜晚的厌倦与愁苦
    C. 对女子的赞美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忧愁。
  • 苏轼的《水调歌头》: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的结合。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富有婉约风格,但贺铸更侧重于表现景色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突出内心的愁绪与思念。两者在意象的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贺铸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僧皎然 天台智者大师画赞 题杼山癸亭得暮字 七言嚵语联句 七言大言联句 三言重拟五杂组联句 三言拟五杂组联句 七言醉语联句 七言乐语联句 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银财宝 涓埃 耳刀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坐贾行商 瞻云陟屺 日字旁的字 闷郁 眦睚杀人 虎落平阳 羽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稍割牛 贫户 包含慻的词语有哪些 听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