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4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49:30
胸怀几云梦,形骸一槁木。
虽客长安城,未始忘退缩。
古来豪杰士,强半死空谷。
耐事勿动心,贫贱岂汝独。
我心中怀抱着几多梦想,身体却如同枯木一般。
虽然身处长安这座繁华城市,却从未忘记内心的退缩。
自古以来,许多英雄豪杰,最终多数都是死在空旷的山谷中。
面对艰难困苦,要耐心对待,不要轻易动心,贫贱的生活难道只是你一个人要承受吗?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恢复南宋失去的北方领土,其诗作广泛流传,富有爱国主义精神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在政治失意后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在长安这座繁华的城市中,诗人感受到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孤独,继而对古代豪杰的遭遇进行了深刻反思。
陆游的《暇日弄笔戏书三首》其三,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首句“胸怀几云梦”便道出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渴望,尽管现实的身体状态“形骸一槁木”让他感到无力,但内心的激情与梦想却依然存在。这种内外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理想的执着。
“虽客长安城,未始忘退缩”两句,诗人虽然身处繁华,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内心的挣扎与退缩,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不满与反思。接着提到“古来豪杰士,强半死空谷”,这不仅是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也反映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英雄最终往往落得孤独和悲惨的结局,诗人以此警示自己和后人,面对理想和困境时的坚持与耐心。
最后“耐事勿动心,贫贱岂汝独”则是诗人的自我激励,告诉自己在贫贱与困苦面前,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生活的艰辛并非个体的孤独,而是普遍的人生体验。整首诗不仅反映了陆游内心的挣扎与坚持,也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通过对历史豪杰的回顾,展现了个人理想与社会困境的普遍性,强调在困境中保持定力的重要性。
“胸怀几云梦”中的“云梦”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长安城”象征着怎样的环境?
“耐事勿动心”强调了什么?
陆游与苏轼在诗中都展现出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反思,但陆游更多地强调个人的孤独与历史的沉重,而苏轼则倾向于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起伏,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