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50:31
福莫大於不材之木,
祸莫惨於自跃之金。
鹤生於野兮何有於轩?
桐爨则已兮岂慕为琴?
古今共戒玉自献,
卷舒要似云无心。
庐室但取蔽风雨,
衣食过足岂所钦。
我今余年忽八十,
归耕幸得安山林。
逢人虽叹种种发,
入塾尚忆青青衿。
吾儿殆可守孤学,
相与竭力穷幽深。
福气最大的莫过于不被当作材料的树木,
灾祸最惨烈的莫过于自以为是的金子。
鹤在野外出生,又何必在高楼中栖息?
桐树虽可做炭,难道就渴望成为琴吗?
古今都警惕珍贵的玉石自我奉献,
卷舒如云,才是无心之态。
小屋只求遮挡风雨,
衣食充足又何必过于追求?
我如今已有八十岁,
归乡务农幸得安享山林。
见人虽然感叹种种经历,
入学堂时仍怀念青衫岁月。
我的儿子大概能守住孤独的学问,
我们共同努力探寻更深的奥妙。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老学究,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借古人抒发个人的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感悟。
《杂言示子聿》是一首表达陆游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对儿子教育的期望之作。时年已八十的他,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对名利的追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强调了心灵的安宁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名利、地位的冷漠与对自然、内心平静的向往。陆游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福气在于心灵的安宁,而非外在的名利。诗中提及的不材之木与自跃之金,生动地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错误评价与盲目追求,让人深思。
在描写个人境遇时,陆游以“我今余年忽八十”自谦,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对岁月的感慨。归耕山林的理想让人觉得真实而亲切,展现了他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此外,诗中对儿子教育的期许,传达了父亲对后代的殷切希望,体现了对知识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展现了陆游对名利的独立见解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精神生活的重要性。
诗中提到的“福莫大於不材之木”是指什么?
A. 追求名利
B. 安逸的生活
C. 努力学习
D. 追求权势
陆游在诗中对儿子的教育是希望他:
A. 追求财富
B. 守住孤独的学问
C. 进入仕途
D. 远离乡村
“鹤生於野兮何有於轩”的意思是:
A. 鹤喜欢高处
B. 鹤不愿意被束缚
C. 鹤在高楼上生活
D. 鹤不喜欢野生生活
陆游的《杂言示子聿》与杜甫的《登高》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前者强调内心的安宁与自然的回归,后者则表现出对国家与时局的忧虑。两者在风格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