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1:31
作者: 陆游 〔宋代〕
漠漠余寒透客衣,
江村倍觉失春期。
颉颃燕比常年晚,
开落花争数日迟。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余寒,寒意透过客人的衣服,让我在江边的村庄倍感失去春天的气息。燕子比往年晚到,花的开放和凋落也都推迟了几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涉及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失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动乱,作品多反映爱国情怀与对时局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气候变化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春寒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感慨。
“余寒”不仅是对气候的描写,更是对情感的深刻反映。诗的开头“漠漠余寒透客衣”,便用“透”字传达出寒意的深切,仿佛寒冷不仅是天气的影响,更是心灵的感受。接着,诗人用“江村倍觉失春期”表达了在乡村的孤寂与对春天的渴望,透出一种失落感。
“颉颃燕比常年晚”,燕子作为春天的使者,通常春天来临时会翩翩而至,但在这里却显得迟到,暗示着春天的延迟与不确定性。而“开落花争数日迟”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不如意,花开花落的节奏被打乱,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情感深邃,结构紧凑,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陆游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描写春天的余寒,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深刻地传达了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余寒的意象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寒冷的孤独
C. 燕子的飞翔
诗中提到的燕子比常年晚到,这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提前
B. 自然节奏的变化
C. 冬天的延续
“开落花争数日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
B. 对花的喜爱
C. 对春天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