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10:04
杨花开后李花开,依样征东万马来。
黩武不愁新鬼哭,瘗骸空替古人哀。
禅关已改褒忠额,宫掖犹闻敢谏才。
争似富民颁汉爵,暮年温诏动轮台。
杨花在春天开后,李花随之盛开,像是成群的战马奔向东边。
对于那些热衷于武力的人来说,不用担心新鬼在哭泣,
他们埋葬的尸骨,空留给古人哀伤。
禅关的牌匾已经改成了褒扬忠诚的字样,而宫中仍然传来敢于直谏的声音。
不如将汉朝的爵位颁发给富人,
在晚年的温和诏书中推动轮台的改革。
作者介绍:沈丙莹(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和对历史的思考而著称。其作品常带有对时局的思考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历史背景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反映了诗人对忠臣的缅怀以及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表达了对忠诚与权力斗争的关切。
沈丙莹的《唐太宗哀忠墓》以春天的花开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场面,然而在繁华背后却隐藏着对古人忠诚的哀伤。前两句以“杨花”和“李花”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随之引出“万马来”的历史感,仿佛在诉说着无数的英雄人物。然而,后两句则转向对忠诚的追思,特别是对唐太宗时期忠臣的缅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邃思考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诗中提到的“黩武”和“新鬼哭”,暗指当时社会对武力的追求和对忠臣的忽视,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渴望和对武力的反思。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忧虑。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忠臣的缅怀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反思,展示了诗人对忠诚与权力斗争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杨花”与“李花”分别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战争的残酷
C. 古人的忠诚
“黩武”一词的含义是?
A. 热衷于武力
B. 崇尚和平
C. 忍辱负重
诗中提到的“禅关已改褒忠额”反映了什么?
A. 对忠诚的赞美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了解唐代及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