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2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27:15
浮生无足处,乐事有谁真。
风雨少晴日,弟兄能几人。
清谈流俗外,薄醉小窗春。
栩栩投床梦,方知造物仁。
人生浮沉无处依靠,真正的快乐又有谁能体会呢?
风雨交加的日子很少有晴天,兄弟之间能有几人呢?
在世俗之外,闲聊清谈,微醉在小窗前的春光中。
恍恍惚惚地做着梦,才明白造物主的仁慈。
“造物仁”可能暗指自然的慈悲和宽容,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古代诗人常常将自然看作是生命的创造者,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
作者介绍:陈著是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代。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日的午后,诗人与弟兄们相聚,微醉之际写下的,表达对生活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开头两句“浮生无足处,乐事有谁真”,直接点出人生的无常和对快乐的追寻,令人深思。通过对比风雨与晴天,诗人反映出生活中的艰辛与快乐的稀缺,暗示人际关系的脆弱。接下来的“清谈流俗外,薄醉小窗春”则展现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微醉的状态让人放松,回归自然的愉悦。最后一句“栩栩投床梦,方知造物仁”,表达了在梦中对生命的深刻领悟,说明在醉意的状态下,诗人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的心境,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仁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在生活困境中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激。
诗词测试:
“浮生无足处”中的“浮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弟兄能几人”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乐趣;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与忧愁。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