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2: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2:36:39
南乡子
奕绘 〔清代〕
人面映桃花,麂眼疏篱一桁斜。
借问当炉谁氏女,村娃。
松拢双鬟插柳芽。
天气略寒些,六幅单裙未换纱。
笑指杏林红密处,侬家。
鞍马重来路莫差。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场景:一个女子的面庞映衬在桃花树下,微风中,稀疏的篱笆斜影交错。她在询问炉边的那位姑娘是谁,原来是村里的少女。她的双鬟被松枝拢起,插上了新芽。天气略显寒冷,她的薄裙尚未换上轻盈的纱裙。她笑着指向杏林中红花密集的地方,那里正是她的家。最后,她提醒骑马的人,回来的路一定要走对。
奕绘,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乡村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词创作于春季,正值桃花盛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乡村女子的生活,表现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
这首《南乡子》在清新自然的风格中展现了浓厚的乡村气息。诗中以春天的桃花和杏花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开篇的“人面映桃花”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还暗示了她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形象,传达了她的清纯与自然。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春风拂面,花香四溢,画面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诗中“借问当炉谁氏女,村娃”一句,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简单,增加了亲切感,仿佛在和朋友闲聊,随意而自然。整首词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温情,既有对乡村风光的赞美,也流露出对乡村女子纯真无邪的欣赏。
最后一句“鞍马重来路莫差”,则将整首词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归属感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这种情感的渗透,使得整首词不仅仅是风景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乡村景色和乡村女子的生活,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深情。
诗中描绘的女子与哪种花相映成趣?
A) 樱花
B) 桃花
C) 梅花
“借问当炉谁氏女,村娃”中“村娃”指的是?
A) 城市女孩
B) 乡村少女
C) 老奶奶
诗中提到的“鞍马”主要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骑马的交通工具
C) 一个村庄
《静夜思》和《南乡子》都采用了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前者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而后者则着重描绘乡村的美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
通过上述内容,用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南乡子》的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