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3: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33:38
欲怆峨嵋别,中宵寝不能。
听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
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
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
我想要伤感地告别峨嵋山,夜深人静时却难以入眠。
听着池塘上残留的雨声,灯前吟唱已尽。
失去的机会让我只能隐退,修心养性尚未成为僧侣。
云门隔着万里,想必会嘲笑我又在担心雨伞。
崔涂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寓意深远。
本诗写于秋夜,作者即将进入蜀地赴举,内心充满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人情的思考。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是一首情感真挚而又蕴含哲理的诗。诗人在秋夜的静谧中,面对即将告别的峨嵋山,内心涌动着无尽的感伤。诗的开头“欲怆峨嵋别”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峨嵋山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既是自然的雄伟,也是人际关系的深厚。中宵的寂静与周围的雨声交织,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沉重的氛围。
“听残池上雨,吟尽枕前灯”这一句,将诗人的思绪与环境融为一体,雨声和灯光的交替使得这一刻显得更加真实而细腻。诗人虽有诗情画意,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的无奈,失去的机会让他不得不选择隐退,显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云门一万里,应笑又担簦”,则是一种无奈的自嘲,远在千里之外的友人,或许会觉得他的忧虑是多余的,然而诗人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仍然感到孤寂与迷茫。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出诗人在面对人生重大转折时的深思与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离别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距离与隔阂,展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欲怆峨嵋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平静
D. 愤怒
“吟尽枕前灯”中的“灯”象征什么?
A. 守护
B. 希望
C. 迷茫
D. 悲伤
诗人最后提到的“云门”意味着什么?
A. 近在咫尺
B. 远隔千里
C. 一瞬即逝
D. 归于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