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4:0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4:00:41
侄孙子渊新居落成二首
一区扬子宅,中有读书堂。
早觉儒风好,兼看野趣长。
籓篱带花竹,里巷接农桑。
安得茅三架,为邻住汝傍。
第一首:
在扬子洲上有一座新居,里面有个读书的地方。
我早就感觉到这里的儒家风气很好,也看到周围的自然趣味悠长。
篱笆旁边有花和竹子,巷子里连着农田和桑树。
我希望能有三间茅草屋,作为邻居和你住在一起。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想居所的追求。
戴复古,字希孟,号复古,宋代诗人,生于北宋,卒于南宋。他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侄孙子渊新居落成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祝贺以及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体现了宋代士人对家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侄孙子渊的新居,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祝福。首先,诗人在开头便用“一区扬子宅”勾勒出一个温馨的居所,隐含着对家庭的珍视与寄托。接着“中有读书堂”,不仅表明了居所的文化气息,还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崇尚。
“早觉儒风好,兼看野趣长”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里的“儒风”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而“野趣”则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二者相辅相成,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生活场景。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享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最后四句“籓篱带花竹,里巷接农桑”,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篱笆旁的花竹和连着农田的巷子,展现了农村的恬静与自然之美。结尾“安得茅三架,为邻住汝傍”,更是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侄孙子渊亲近的情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庭的关切,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扬子宅”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描绘的环境有哪些元素?
诗人希望与侄孙子渊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