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48: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48:36
风流子(前题)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温柔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欹红。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银烛夜阑,暗闻香泽,翠阴秋寂,重返春风。芳期嗟轻误,花君去肠断妾若为容。惆怅舞衣叠损,露绮千重。料绣窗曲理,红牙拍碎,禁阶敲遍,白玉盂空。犹记弄花相谑,十二阑东。
这首词描绘了温柔的音乐在夜晚轻轻流淌,仿佛身处扬州的梦境中,曲折的龙形道路环绕着翠绿的景色。犹如太阳在枕边陪伴,妆容稍微凌乱,露珠浓厚如酒,让人微醉,脸庞微微倾斜。自从分别后,楚地的娇美身影渐行渐远,倾国的美人仿佛在吴宫中静静伫立。银烛熄灭,夜色阑珊,隐隐传来香气,秋天的阴影笼罩着一切,春风仿佛重回人间。期待的芳期轻易错过,心中万分惆怅,因花君离去,妾身如何能容忍?舞衣叠损,露珠如绮,层层叠叠。想必绣窗的曲子已经破损,红牙拍碎,禁阶敲打,白玉盂空荡荡。犹记得与花嬉戏的时光,恍如在十二阑干东边。
吴文英(约 1070—1135),字子华,号梦窗,晚唐至宋初的词人,以其清丽、细腻的词风著称。他的词常表现出对爱情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情眷恋。
《风流子》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士人多愁善感之时,作为一名词人,吴文英通过词作表达了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惆怅。
《风流子(前题)》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与优美意象的词作。开篇即以“温柔酣紫曲”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场梦幻般的夜晚,音乐的柔和与环境的美丽交织,展现出一种极致的享受。扬州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雅集之地,成为了词中情感寄托的场所。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展现了女性妆容的细腻与柔美,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那种微醉的状态,情感的流露使人感同身受。随着词意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分离的惆怅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尤其是“芳期嗟轻误,花君去肠断”的句子,深刻地揭示了失去爱情后的痛苦。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流动,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梦中对爱情的渴望与失去后的无奈。银烛夜阑、翠阴秋寂等意象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令人向往的氛围。吴文英在词中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宋代词人特有的细腻与感性。
温柔酣紫曲,扬州路梦绕翠盘龙。
似日长傍枕,堕妆偏髻,露浓如酒,微醉欹红。
自别楚娇天正远,倾国见吴宫。
银烛夜阑,暗闻香泽,翠阴秋寂,重返春风。
芳期嗟轻误,花君去肠断妾若为容。
惆怅舞衣叠损,露绮千重。
料绣窗曲理,红牙拍碎,禁阶敲遍,白玉盂空。
犹记弄花相谑,十二阑东。
整首诗歌围绕爱情的美好与失落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爱情的惋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诗中的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美,也承载了丰富的情感,象征着人们对爱情与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诗中“温柔酣紫曲”描绘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
“芳期嗟轻误”中“芳期”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银烛”象征着什么?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文英的词更加细腻,情感的流动更为婉转,而李清照则更加直接,情感的表达更为激烈。两者在爱情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