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菊花》

时间: 2025-05-04 02:02:56

诗句

亲向东篱手自栽,夕阳小径重徘徊。

花应得似人乖角,过了重阳烂熳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2:56

原文展示: 菊花 高翥 〔宋代〕 亲向东篱手自栽,夕阳小径重徘徊。花应得似人乖角,过了重阳烂熳开。

白话文翻译: 亲自在东篱下亲手栽种菊花,夕阳下在小径上反复徘徊。这些花儿应该像人一样懂得时机,过了重阳节后便灿烂地开放。

注释: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常用来指代种花的地方。
  • 重徘徊:反复地走来走去。
  • 乖角:懂得时机,顺应时势。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 烂熳:灿烂、绚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自栽种菊花并在夕阳下欣赏的情景,表达了对菊花的喜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重阳节后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栽种菊花并在夕阳下徘徊的情景,表达了对菊花的特殊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亲自栽种菊花并在夕阳下徘徊的情景。通过“亲向东篱手自栽”和“夕阳小径重徘徊”这两句,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后两句“花应得似人乖角,过了重阳烂熳开”则运用拟人手法,将菊花比作懂得时机的聪明人,过了重阳节后便灿烂地开放,既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亲向东篱手自栽”:诗人亲自在东边的篱笆下栽种菊花,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2. “夕阳小径重徘徊”:在夕阳下,诗人在小径上反复徘徊,表达了对菊花的欣赏和对自然美的沉醉。
  3. “花应得似人乖角”:将菊花比作懂得时机的聪明人,运用拟人手法,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4. “过了重阳烂熳开”:过了重阳节后,菊花便灿烂地开放,既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菊花比作懂得时机的聪明人,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表达。
  • 比喻:通过将菊花比作人,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特殊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描绘自己栽种菊花并在夕阳下徘徊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菊花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

意象分析:

  • 东篱:象征着自然和田园生活。
  • 夕阳:象征着美好和宁静的时刻。
  • 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指哪个节日?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2. 诗中的“乖角”是什么意思? A. 调皮 B. 聪明 C. 乖巧 D. 懂事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愁 B. 愤怒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1. C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赏菊,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高翥的《菊花》与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高翥的诗更侧重于对菊花的特殊情感,而陶渊明的诗则更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高翥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小重山 阮郎归 蓦山溪 鸳鸯 竹间见梅 鸳鸯 夜归曲 闻鸠鸣有感 赏心亭 秋夜宿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日字旁的字 投河奔井 耳字旁的字 相生相克 沛雨甘霖 初出茅庐 海叵罗 谠论危言 解结尾的成语 鳞翼 凵字底的字 力字旁的字 收音机 己字旁的字 恍如梦寐 祥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