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9:4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9:45:41
君不见冰上霜,
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
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
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
白发零落不胜冠。
你难道没有看到冰面上的霜吗?
外面寒冷而阴暗。
尽管沐浴在早晨的阳光下,
可到底能有几时的安宁呢?
民生本就如此,
是谁让人们的意志不断遭受打击?
年复一年,时光如同削减一样,
白发渐渐增多,已无法再撑起帽子。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常反映个人的感慨与社会的苦难。诗中提到的“冰上霜”与“白发”,象征了寒冷与衰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艰辛。整个诗作在表现个人感受的同时,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疾苦。
作者介绍:鲍照(约 414-466),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常以悲愤的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该诗作成于南北朝动荡时期,政治腐败、民生困苦,鲍照通过这首诗抒发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拟行路难》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鲍照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内外环境的对立:明亮的朝阳照耀着,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寒冷与阴暗。诗中“冰上霜”的意象,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命运的隐喻。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无奈与忧伤的反思,彰显出一种对人生的深切感悟。尤其是“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残酷与生命的脆弱,令人不禁感慨万千。整首诗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仍渴望希望的复杂心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传递出一种悲伤而又不屈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人类生存的困境与内心的挣扎。
诗词测试:
诗中“冰上霜”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光明
“年去年来自如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未来
B. 时间的无情
C. 快乐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A. 青春
B. 生命的脆弱
C.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鲍照的《拟行路难》与李白的《行路难》都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但李白的作品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不屈,而鲍照则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内心的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不同,却同样反映了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