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0: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0:10:47
拟行路难
鲍照 〔南北朝〕
君不见河边草,
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
今暝没尽去,
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然得,
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
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
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
存亡贵贱付皇天。
你难道没有看到河边的草吗?
冬天时它枯死了,春天又满地都是。
你难道没有看到城上的太阳吗?
今天晚上它落下去,明天又会重新升起。
而我何时能如愿以偿呢?
一旦离去就永远消失在黄泉之下。
人生苦多而欢乐少,
意气风发正值盛年。
我只希望能够实现志向,
床头总有酒钱可以买酒。
功名利禄与我无关,
生死富贵都交给天命。
诗中提到的“黄泉”出自古代对阴间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对生死的思考。同时,诗中提到的“功名竹帛”也可追溯到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鲍照,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诗风著称,常常在诗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此诗创作于鲍照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阶段,体现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与士人处境的复杂。
《拟行路难》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鲍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理想难求的无奈。诗的开头以“君不见”引出河边草和城上日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周期性与生命的脆弱。冬天的枯死与春天的复苏,暗示着人生的起伏与无常。诗人对此感到深刻的忧虑,尤其是“今我何时当然得”的疑问,表现了他对理想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望。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人生苦多欢乐少”概括了人生的真谛,表达了对快乐的渴望与对苦难的感慨。接着,他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并提到“床头恒有沽酒钱”,展现了他对生活享乐的向往。最后,诗人表明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强调生死与富贵都要顺应天命。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考深邃,展现了鲍照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对命运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的作品。
整首诗围绕人生的苦难与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黄泉”指的是什么? A. 阳间 B. 阴间 C. 天堂 D. 地球
诗人对“功名竹帛”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无所谓 C. 很重视 D. 绝对反对
“人生苦多欢乐少”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失落 C. 希望 D. 乐观
李白的《行路难》与鲍照的《拟行路难》都表达了人生的艰难与追求理想的执着,但李白的风格更加豪放,情感更加直接,而鲍照则显得更加内敛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