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7:32
地虽不爱宝,利在与民共。
务国不务民,傥有安得用。
孟氏美王囿,其说久已诵。
聊此陈薄言,忉怛不能重。
这片土地虽然不在乎宝贵的资源,但它的利益却在于与百姓共享。
如果只注重国家而忽视百姓,难道还能有什么好处可言?
孟子的美好言论早已被传颂,我只是想简单地表达一下这些浅显的道理,
却因言辞不足而感到惶恐不安。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青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咏怀,诗风清新脱俗,融入了深厚的道德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王判官友谊的时刻,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关切,以及对王判官即将出任职务的寄托与希望,强调政治应以民生为重。
这首诗通过对国家与民众关系的深刻思考,揭示了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以民为本。开篇通过“地虽不爱宝”一语,强调了财富和资源的相对价值,而真正的财富在于人民的快乐和安定。作者用“务国不务民”警示当权者,强调忽略百姓的后果,显示出他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后两句提及孟子的政治理念,引入历史典范,显示出古代圣贤的智慧。整首诗的情感真挚,充满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现了诗人高尚的品德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治国应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出诗人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与责任感。
诗词测试:
诗中强调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A) 以国为重 B) 以民为重 C) 以财为重
“忉怛”一词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豪 B) 担忧 C) 平静
诗中提到的“孟氏”是指谁?
A) 孟子 B) 孟尝君 C) 孟氏家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