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29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浮云在傍晚时分随南方而去,我的马在北方嘶鸣。荆棘丛生的原野上,杜鹃鸟昼夜不停地啼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忠贞不屈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代表作品有《过零丁洋》等。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坚定的民族精神。
创作背景: 《北行第九十》作于文天祥被俘后,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国破家亡的痛苦感受,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悲壮情怀。
《北行第九十》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浮云暮南征”一句,隐喻了诗人的离别与漂泊,如同浮云般无根无依,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而“我马向北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渴望,北方象征着希望与归属,但却因现实的困境而难以实现。
“荆棘暗长原”描绘了路途的艰辛,荆棘象征着阻碍与困难,暗示着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挑战。而“子规昼夜啼”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杜鹃的啼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离愁,渗透着诗人心中的悲伤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悲壮与执着,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光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壮,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浮云暮南征”中的“浮云”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漂泊与无常
C. 未来的希望
“我马向北嘶”中,诗人向往的方向是?
A. 南方
B. 西方
C. 北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北行第九十》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文天祥的作品更具历史背景和爱国情怀,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索。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