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北行第九十》

时间: 2025-04-27 00:35:29

诗句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29

原文展示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白话文翻译

浮云在傍晚时分随南方而去,我的马在北方嘶鸣。荆棘丛生的原野上,杜鹃鸟昼夜不停地啼叫。

注释

字词注释:

  • 浮云:指飘浮的云,象征着变幻不定的事物。
  • 暮南征:指傍晚时分南方的征程,寓意着远行与离别。
  • 荆棘:一种带刺的植物,象征艰难险阻。
  • 长原:指广阔的原野。
  • 子规:即杜鹃鸟,以其悲鸣而著称。

典故解析:

  • 杜鹃啼血:杜鹃鸟因哀怨而啼叫,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以忠贞不屈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代表作品有《过零丁洋》等。他在抵抗元朝入侵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坚定的民族精神。

创作背景: 《北行第九十》作于文天祥被俘后,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与对国破家亡的痛苦感受,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悲壮情怀。

诗歌鉴赏

《北行第九十》通过简单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诗中“浮云暮南征”一句,隐喻了诗人的离别与漂泊,如同浮云般无根无依,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而“我马向北嘶”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渴望,北方象征着希望与归属,但却因现实的困境而难以实现。

“荆棘暗长原”描绘了路途的艰辛,荆棘象征着阻碍与困难,暗示着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面临着重重挑战。而“子规昼夜啼”则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杜鹃的啼叫声仿佛在诉说着离愁,渗透着诗人心中的悲伤与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文天祥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悲壮与执着,使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与人性的光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浮云暮南征:傍晚的浮云象征着离别,表明诗人在南方的征途。
  • 我马向北嘶:马的嘶鸣暗示着诗人对北方的渴望,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荆棘暗长原:荆棘丛生的原野象征着艰难险阻,暗示着诗人的困境。
  • 子规昼夜啼:杜鹃鸟的啼叫声增添了悲凉的氛围,象征着离别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云比作诗人的漂泊,暗示人生的无常。
  • 拟人:杜鹃的啼叫赋予了情感,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倾诉。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渴望,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壮,体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云:象征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 荆棘:象征艰难险阻,暗示人生路途的辛苦。
  • 子规:象征离愁与哀伤,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浮云暮南征”中的“浮云”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漂泊与无常
    C. 未来的希望

  2. “我马向北嘶”中,诗人向往的方向是? A. 南方
    B. 西方
    C. 北方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北行第九十》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文天祥的作品更具历史背景和爱国情怀,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文天祥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遇乐 永遇乐(为洛滨横山作) 永遇乐 同陈俞二子过惠山茶肆小饮,醉后感作 永遇乐 秋夜 永遇乐 寄索庵 永遇乐 病中 永遇乐 北固山怀古用稼轩韵 永遇乐 雨夜即事 永遇乐 纸窗日影 永遇乐 其一 寄怀张敏叔、程致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虚美薰心 糸字旁的字 菟裘归计 包字头的字 年庚 風字旁的字 不容分说 千奇百怪 卤字旁的字 台结尾的成语 制压 死谷 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失密 月郭 穴宝盖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饿虎扑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