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7: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7:37:43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这首诗表达了人民对权臣的依赖,但这种风气却使国家受到重创。纵然开疆拓土,但最终也难以逃避责任,直至死亡也无能为力。
在中国古代,权臣常常操控政权,导致国家动乱。历史上许多朝代的衰亡与权臣的专权有关,如东汉末年的宦官、北宋的权臣赵家等。此诗反映了文天祥对权臣的痛心与愤怒,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文天祥(1236-1283),字廷亮,号宋瑞,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爱国者。他以忠烈和才华闻名于世,曾任参知政事,是南宋最后的抵抗者之一。其诗歌多表现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南宋灭亡的历史背景下,文天祥深感国家危机,诗中反映了他对大臣失责的批评,表现了他身为一名忠臣的愤懑与无奈。
这首诗从苍生的角度出发,表现了对权臣的深切不满和失望。文天祥通过“苍生倚大臣”一句,揭示了人民在权臣统治下的无奈与依赖。接着,通过“此风破南极”,他尖锐地指出了这种政治现象给国家带来的灾难,展现了对社会风气的深刻批评。最后一句“至死难塞责”则表达了对权臣的无能与无辜,尽管其努力拓展边疆,最终仍无法逃避责任,显示了文天祥的悲愤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切中时弊,令人深思。
整首诗揭示了权臣的失责对国家的巨大影响,反映了文天祥对人民和国家的深切关怀,表达了他对社会风气的强烈批评和对未来的忧虑。
“苍生”在文中指什么?
A. 官员
B. 普通百姓
C. 战士
D. 诗人
此诗主要批评了什么?
A. 百姓的无能
B. 权臣的失责
C. 外敌的入侵
D. 战争的残酷
“至死难塞责”意为?
A. 权臣死后可以逃避责任
B. 权臣死后仍需承担责任
C. 权臣无能为力
D. 权臣已无责任
答案:
《过零丁洋》与《误国权臣第三》都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但前者更多的是个人的悲壮和无奈,而后者则是对权臣失责的直接批评,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