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33
题成都宪江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勤似忉忉廉揭揭,
谨疑信悾悾。
佩韦董子柔成缓,
专瑟梁丘和近同。
义利只差丝杪忽,
功夫端验始衷终。
六箴须把公忠贯,
公处还归一字忠。
这首诗表达了对廉洁与公正的追求。诗人强调了勤勉与谨慎的重要性,认为做事要像《礼记》中董子的教诲那样温和而有节制,同时也要像梁丘的乐器那样和谐。义与利之间的界限如同细微的丝线,功夫的深浅最终反映出一个人的本心。最后,诗人提到“六箴”,强调公忠的精神,最终应归结为一个字——忠。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 1090-1160),字子升,号冲虚,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理学家。其诗风清新脱俗,以表达个人志趣和社会理想见长。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与士人理想碰撞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公正与忠诚的主题,展现对社会公义的期许与对个人修养的追求。
《题成都宪江》是一首关注伦理与道德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清白与公忠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勤似忉忉廉揭揭”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勉是个人应有的追求,而“廉揭揭”则强调了道德的底线。接着,诗人通过对董子与梁丘的引用,强调了温文尔雅与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这反映了魏了翁对传统文化的崇敬与理解。
在“义利只差丝杪忽”的句子中,诗人以细微的丝线比喻义与利之间的微妙关系,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最后,“六箴须把公忠贯,公处还归一字忠”,诗人提出了道德的最高原则——忠。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却富有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忠”和“廉”,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倡导一种理想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董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义利只差丝杪忽”中,“丝杪”比喻什么?
诗中的“忠”字最终归结于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