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古蟾宫·元宵》

时间: 2025-07-26 23:27:39

诗句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

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27:39

原文展示:

古蟾宫·元宵 王磐 〔明代〕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白话文翻译:

听着元宵节的声响,回想往年的热闹,家家户户唱歌跳舞。听着今年的元宵,家家户户都在叹息,充满了忧愁和怨恨。哪里还有繁华世界中的香车宝马?只不过是送走了黄昏时的古老树木和寒冷的乌鸦。诗歌和酒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春风不再温暖,梅花也显得憔悴。

注释:

  • 古蟾宫:古代传说中的宫殿,此处指元宵节的庆祝场所。
  • 喧哗:热闹的声音。
  • 嗟呀:叹息声。
  • 闹红尘:指繁华热闹的尘世。
  • 香车宝马:指装饰华丽的车马,象征富贵和繁华。
  • 消乏:失去活力,不再有吸引力。
  • 憔悴:形容植物或人显得疲惫、无精打采。

诗词背景:

王磐是明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从热闹到冷清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中通过对往昔与今朝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前后景象的对比,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的情感。诗中“歌也千家,舞也千家”与“愁也千家,怨也千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由盛转衰的悲哀。诗人用“古木寒鸦”和“憔悴了梅花”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冷清、凄凉的元宵节,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社会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 描述往年的元宵节非常热闹,家家户户都在唱歌跳舞。
  2.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 对比今年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在叹息,充满了忧愁和怨恨。
  3.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 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怀念,现在的元宵节已经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4.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 描述了文化生活的衰落,春风不再温暖,梅花也显得憔悴,象征着社会的衰败。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往昔与今朝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变化和人民的情感。
  • 象征:使用“古木寒鸦”和“憔悴了梅花”等象征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元宵节前后景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诗中反映了社会由盛转衰的悲哀,以及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古木寒鸦:象征着冷清和凄凉,反映了社会的衰败。
  • 憔悴了梅花:梅花通常象征坚韧和美丽,但在这里显得憔悴,反映了文化生活的衰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歌也千家,舞也千家”与“愁也千家,怨也千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什么?

    • A. 社会的变化
    • B. 人民的情感
    • C. 文化的衰落
    • D. 经济的繁荣
  2. 诗中“古木寒鸦”和“憔悴了梅花”等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过去繁华的怀念
    • B. 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 C. 社会的衰败
    • D. 文化的衰落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夕》(辛弃疾):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朝的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词对比:

  • 《元夕》(辛弃疾)与《古蟾宫·元宵》(王磐):两首诗都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朝的元宵节,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王磐诗集》
  • 《中国文学史》(明代卷)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舟中即事 自铅山如鹅湖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偶成梅咏三首 种竹 又次韵四首 和周守登楼对雪 其二 再次前韵六首 今春花卉盛时黄雾连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诗偶成 冒雪早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襧弹 女字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视富如贫 山鸡椒 飞禽走兽 痏疥 同字框的字 卝字旁的字 宽敞 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洗耳不闻 千夫所指 汇齐 儿字旁的字 稠人广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