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时间: 2025-05-17 04:32:15

诗句

笑语移时,风影乱、半帘寒日。

鲜明是、晚来妆饰。

共说西园携手处,小桥深竹连苔色。

到如今、梧叶染清霜,封行迹。

春未透,梅先拆。

人纵健,时难得。

想明年虚过,上元寒食。

数著佳期愁入眼,雨珠零乱梨花湿。

任翠鬟、欹侧背斜阳,鸣瑶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4:32:15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作者:吕渭老 〔宋代〕

笑语移时,风影乱半帘寒日。
鲜明是晚来妆饰。
共说西园携手处,小桥深竹连苔色。
到如今梧叶染清霜,封行迹。
春未透,梅先拆。
人纵健,时难得。
想明年虚过,上元寒食。
数著佳期愁入眼,雨珠零乱梨花湿。
任翠鬟欹侧背斜阳,鸣瑶瑟。


白话文翻译

笑语在时光中流转,风的影子在半帘寒日中摇曳。
刚刚妆扮得鲜艳动人。
我们曾在西园携手漫步,小桥旁深竹相连,苔色一片。
如今,梧桐叶已染上清霜,足迹被封存。
春天尚未到来,梅花却已开拆。
即使人再健康,时光却难得。
想起明年虚度,上元节和寒食节。
数着美好的日子愁苦涌上心头,雨珠点滴梨花湿透。
任凭翠鬟侧倚在斜阳下,瑶瑟声声悠扬。


注释

字词注释

  • 笑语移时:笑声与谈话随时间而流转。
  • 寒日:寒冷的日子,指冬末春初。
  • 妆饰:装扮和装饰。
  • 西园:西边的园子,通常指景色优美的所在。
  • 梧叶染清霜:梧桐树的叶子被秋霜染上了颜色。
  • 春未透,梅先拆:春天还未到,梅花却已经开了。
  • 佳期愁入眼:美好的日子让人愁苦。

典故解析

  • 上元寒食:古代节日,分别指上元节(元宵节)和寒食节(清明前一日),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对先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字君昕,号白云,宋代词人,以其词风清新、高远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满江红》创作于宋代,时局动荡不安,诗人常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思索。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词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人生与时间的深刻感慨。开头几句以“笑语”和“寒日”形成鲜明对比,既有温暖的交流,又有孤寂的寒冷,展示了生活的双重性。接下来的“西园携手处”,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令人向往。

然而,随着词意的推进,诗人渐渐陷入对时光流逝的沉思,从“梧叶染清霜”到“春未透,梅先拆”,自然的变化和季节的交替在提醒着人们: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春天尚未到来,梅花却已悄然绽放,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最后,诗人以“雨珠零乱梨花湿”结束,既是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忧虑。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笑语移时,风影乱半帘寒日”:诗人描绘出一幅温暖却又略显寒冷的景象,通过“笑语”与“寒日”的对比,传达出内心的矛盾情感。
  • “鲜明是晚来妆饰”:晚来的妆饰衬托出美好瞬间的瞬息万变。
  • “共说西园携手处”:回忆与爱人携手的美好时光,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 “到如今梧叶染清霜,封行迹”:时光荏苒,留下的是冷清的梧桐与无数的足迹,表现出岁月的无情。
  • “春未透,梅先拆”:暗示着生命的提前与脆弱,春天尚未到来,但梅花却已提前开放。
  • “数著佳期愁入眼”:对美好日子的怀念交织着愁苦的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梧叶染清霜”比喻岁月的流逝。
  • 对仗:如“春未透,梅先拆”,音韵和谐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日:象征孤独与冷清。
  • 西园:代表美好的回忆与温暖的情感。
  • 梧叶与梅花:象征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短暂。
  • 雨珠与梨花:代表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笑语移时”中“移时”的意思是?
    A. 转变
    B. 流逝
    C. 移动

  2. “春未透,梅先拆”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迟到
    B. 对梅花的赞美
    C. 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3. 词中的“西园”象征着?
    A. 失落的时间
    B. 美好的回忆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展现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
  •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对梅花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吕渭老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但吕渭老更多地结合了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柔和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出更为细腻的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收录多位宋代词人的经典作品。
  • 《古诗词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 《词的艺术》:研究词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特征。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钓台 首夏清景想望山居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自叙(非尚子遍游五岳) 重忆山居六首。罗浮山(番禺连帅所遗) 重忆山居六首。巫山石 重忆山居六首。泰山石(兖州从事所寄) 重忆山居六首。平泉源 思在山居日偶成此咏邀松阳子同作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泛池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浮于食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初学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黄雀在后 甘字旁的字 九烈三贞 飞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被发阳狂 膏开头的成语 先下手为强 轩輈 隹字旁的字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窥的成语 悬耿 存志 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