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天香室,为定水寺复见心长老赋》

时间: 2025-05-12 05:16:49

诗句

双峰桂树今无似,说道璘公有后身。

金粟如来能作主,碧山学士愿为邻。

天香入饷清可食,秋露染花黄未匀。

何惜一题方丈室,与师同是豫章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5:16:49

原文展示

双峰桂树今无似,说道璘公有后身。
金粟如来能作主,碧山学士愿为邻。
天香入饷清可食,秋露染花黄未匀。
何惜一题方丈室,与师同是豫章人。

白话文翻译

如今双峰的桂树再也没有往日的样子,听说璘公已经转世重生。金粟如来能够掌控一切,碧山的学士希望能和他为邻。天香的桂花可以用来作食物,秋天的露水染黄了花朵却还未完全均匀。与其说我不惜在方丈的书室题字,倒不如说我和老师同为豫章之人。

注释

  • 双峰:指的是双峰山,桂树生长的地方。
  • 璘公: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高僧,象征佛教的转世。
  • 金粟如来:金粟是佛教的尊称,指代佛陀。
  • 碧山学士:指的是山中隐士,象征高洁的学问与人格。
  • 天香:指的是桂花,香气四溢。
  • 方丈室:指的是寺院的书房,象征修行和学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昱,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词作品为人所知。其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禅意。

创作背景

《天香室,为定水寺复见心长老赋》这首诗作于张昱对定水寺心长老的拜访之际,表达了他对高僧的敬仰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典的五言绝句,整体结构严谨。诗中通过对比与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以及对高僧的尊重。开篇以“双峰桂树”引入,展现了自然的变化,进而引申到“璘公转世”这一典故,展现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提到“金粟如来”与“碧山学士”,不仅传达了一种对佛教智慧的向往,也隐含了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天香入饷清可食”一句,描绘了桂花的美丽与清香,暗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最后一句“何惜一题方丈室”则是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传达出一种谦逊与自省的态度。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融入了哲理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双峰桂树今无似: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变化,似乎在叹息过去的美好已不再。
  • 说道璘公有后身:提到高僧的转世,表达对宗教文化的推崇。
  • 金粟如来能作主:佛教的智慧与力量象征。
  • 碧山学士愿为邻:希望能与高人为友,体现出对人际关系的向往。
  • 天香入饷清可食:桂花的美好与实用,象征生活的美好。
  • 秋露染花黄未匀:描绘自然之美,含有时间的无常。
  • 何惜一题方丈室:表达谦逊与自省,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粟如来”比喻佛教的智慧。
  • 对仗:如“天香入饷”和“秋露染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树:象征高洁与美好,常与高尚品质联系在一起。
  • 璘公:代表着智慧与修行的象征。
  • 金粟如来:象征佛教的力量。
  • 碧山学士:代表隐士的高尚人格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璘公”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高僧
    C. 朋友

  2. “双峰桂树今无似”中的“无似”是指什么? A. 桂树没有以前的样子
    B. 桂树变得更美
    C. 桂树已经枯萎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不愿意题字
    B. 诗人与高僧有共同的背景
    C. 诗人只是对高僧的羡慕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鹳雀楼》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张昱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和对宗教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描述与心境的孤独。两者皆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风格各异却同样令人深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的风格与成就》
  • 《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女冠子 访女道者 女冠子·庚辰岁元夕 女冠子 癸丑元夕用宋蒋竹山韵 女冠子 咏美人坐禅和彭羡门原韵 女冠子 秋雨 女冠子•春闺 女冠子 其二 女冠子 其一 清明题亡儿镦遗墨柳条双燕幅,拟韦端己 女冠子 玉簪 女冠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威蕤 包含极的成语 馬字旁的字 半吞半吐 弓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卤桶 大肚子 重赂轻贤 弗敢专也 势如彍弩 扭股儿糖 金字招牌 以壮观瞻 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