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登荆州城楼》

时间: 2025-05-23 20:51:30

诗句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51:30

原文展示:

登荆州城楼
作者: 张九龄 〔唐代〕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荆州城楼上所见的旷广天地和江城的狭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当前局势的感慨。诗中提到高楼的高度,仿佛可以俯瞰历史的长河,回想起旧时的辉煌。虽然现在的郡邑已然不同,但山川依旧存在。北方地区虽已归于郑国,但东边的防御并不容易。荆国的传承经历了几代,如今已无敌手。诗人在感叹历史的同时,反思着世事的变迁。最后,他以悠闲的态度面对现实,仿佛已不再追求名利,宁愿与自然为伴。

注释:

  1. 天宇: 天空,广阔的天空。
  2. 江城: 江边的城市,指荆州。
  3. 层楼: 高楼,形容建筑物的高度。
  4. 暇日: 闲暇的日子。
  5. 荒郊: 荒凉的郊外。
  6. 陈迹: 旧时的遗迹。
  7. 雄图: 雄伟的图谋或计划,指历史上的大业。
  8. 郡邑: 郡县的城市。
  9. 北疆: 北方的边境。
  10. : 指郑国,古代一个诸侯国。
  11. 敌陕郛: 形容当时的敌对关系。
  12. 枕席: 休息的地方,意思是安静的生活。
  13. 承平: 太平盛世的状态。
  14. 金门籍: 指官职或身份。
  15. 竹使符: 竹签,古代用以通行的凭证。
  16. 桑榆: 形容年老,意指晚年。
  17. 王陵: 古代王的墓地。
  18. 宁武: 指宁武县,可能暗指愚蠢、无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九龄,唐代著名诗人,字平仲,号少逸,曾任宰相。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怀。

创作背景:
《登荆州城楼》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作者在闲暇时登楼远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现实的喧嚣,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登荆州城楼》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人以荆州城楼为起点,俯瞰历史的流转,展现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思考。开头两句“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对比,天空的广阔与城市的局促形成鲜明对照,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渺小。

接下来的描写则带着浓厚的历史感,诗人通过观察身边的景物,勾起了对古代荆国的思考。“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展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似乎在感叹昔日的雄伟事业如今已成往事。此外,诗中反复提到的“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表现了历史变迁中的一种无奈与感慨。

在表达对历史的追忆时,诗人也不乏对现实的反思。“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他似乎在说,虽然表面上是和平的时代,但内心仍有隐忧。诗的最后两句“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则展现了诗人宁静的心态,仿佛在告诫自己,在历史的长河中,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当下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宇何其旷: 描写天空的辽阔,展示自然的壮丽。
  • 江城坐自拘: 江边的城市却显得封闭,暗示了人们的局限。
  • 层楼百馀尺: 高楼的高度,象征着诗人对历史的高度理解与眷恋。
  • 迢递在西隅: 远望西边的景象,表现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
  • 暇日时登眺: 在闲暇的日子,登高远眺,体现诗人对生活的享受。
  • 荒郊临故都: 置身于荒凉的郊外,回想起昔日的都城,感慨历史。
  • 累累见陈迹: 看到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触动内心的思绪。
  • 寂寂想雄图: 在寂静中思索往日的壮阔蓝图,表达对理想的追寻。
  •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纵观历史,山川依旧,而人事已非,感叹岁月的无情。
  •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北方的变迁与东边的防御,寓意着政治的复杂。
  •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荆国的传承与敌对关系,揭示历史的纠葛。
  •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在历史的上游似乎没有安宁,中原又何必忧虑呢?
  •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安享生活,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和平的时代似乎没有区别,但不必过多纠结。
  •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放弃官职,自愿隐居,追求自由。
  •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在自然中安居,享受田园生活,寓意晚年的安宁。
  • 直似王陵戆,非如宁武愚: 将自己比作王陵的傻瓜,不同于宁武的愚蠢,展现出自嘲和自省。
  •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最后以悠闲的姿态面对生活,享受自然的韵味。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高楼比作历史的见证,展现其象征意义。
  • 对仗: 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排比: 通过排比手法增强诗句的气势和情感的表达。
  • 借景抒情: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历史的沉思为主线,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历史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处境的感慨与对过往的怀念,最终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宁静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宇: 代表辽阔的自然,象征自由和无限的可能。
  • 江城: 象征人类的繁华与局限,反映社会生活。
  • 层楼: 象征高度与视野,寓意对历史的高瞻远瞩。
  • 荒郊: 代表历史的遗迹与沧桑,暗示人事的变化。
  • 雄图: 历史的抱负与理想,承载着历史的使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宇”指的是哪种意象?

    • A. 经济繁荣
    • B. 广阔的天空
    • C. 人际关系
    • D. 历史遗迹
  2. “数代传荆国”中的“荆国”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家?

    • A. 春秋战国
    • B. 唐朝
    • C. 汉朝
    • D. 明朝
  3. 该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对权力的追求
    • B. 对历史的反思与当下的感慨
    • C. 对爱情的追忆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苍苍云海间”与《登荆州城楼》中的“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事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海棠春午睡晚浴夜坐 其四 海棠春午睡晚浴 其三 海棠春午睡 其二 海棠春 闺词同程村羡门 其一 晓妆 海棠春 忘形 海棠春 青睐 海棠春 其四 夜坐 海棠春 其三 晚浴 海棠春 海棠花 海棠春 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简爱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简爱繁体字正确写法 全神灌注 同心敌忾 形容高的字有哪些_带高的汉字大全 诃责 蟾踷 包含碗的词语有哪些 军曹 生字旁的字 德开头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狡辩 公明正大 卖人情 焕然如新 李白描写祖国山水的诗_李白山水诗的经典赏析 顾盼生辉 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