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00
原文展示: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白话文翻译:
宁可喝建业的水,不吃武昌的鱼。
宁愿在建业死去,也不愿停留在武昌。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建业”与“武昌”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地的文化与生活选择。建业是东吴的都城,象征着吴国的繁荣与自豪;而武昌则是北方地区,可能暗指当时与吴国对立的北方政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学与艺术极为繁荣的时期,正是文人雅士争相发表见解与情感的时代。尽管作者身份不详,但此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故乡和归属感的强烈情感。
创作背景:
《吴孙皓初童谣》产生于动荡的历史背景下,反映了人民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故乡的忠诚。诗中表现出一种对故土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外来环境的不适应。
诗歌鉴赏:
《吴孙皓初童谣》是一首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的诗歌。诗人通过“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样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刻依恋。诗的前两句通过宁可选择喝建业的水而不吃武昌的鱼,强调了对故乡水土的偏爱,引发读者对故乡的思考与情感共鸣。接下来的“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则更进一步深化了情感,表现出一种宁死不屈的决心,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忠诚与不屈。整首诗情感浓烈,字句之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令人深思。
在形式上,诗句简洁而富有力量,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方式,使得内容更加鲜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这种简练却深刻的表达方式,正是魏晋时期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对比与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两地的生活选择,强化了情感的表达。同时,宁可与不愿的重复使用,增强了情感的坚定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家乡的热爱与忠诚,表现了在动荡时代,个体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与归属感,体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表达了对哪个城市的深厚感情?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诗中哪一句强调了对故乡的忠诚?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静夜思》相比较,吴孙皓初童谣更加强调对故乡的归属感,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身处环境的深刻感受,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