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听微水有感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5-12 10:48:24

诗句

西从徼外来,东去还归海。

徒闻朝暮声,讵识年华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48:24

原文展示: 西从徼外来,东去还归海。徒闻朝暮声,讵识年华改。

白话文翻译: 它从遥远的西方来,又向东流去回归大海。人们只听到它朝朝暮暮的声音,却不知岁月已经悄然改变。

注释:

  • 徼外:边远的地方。
  • 徒闻:只听到。
  • 讵识:岂知,哪里知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生卒年不详),字子厚,宋代诗人,其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在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观察自然景象时,对人生和时光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述水的流动,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诗中的“西从徼外来,东去还归海”描绘了水的循环,象征着生命的不断循环和回归。而“徒闻朝暮声,讵识年华改”则表达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日常的重复,却忽略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从徼外来”:描述水从遥远的西方来,这里可能隐喻着生命的起点或某种开始。
  • “东去还归海”:水向东流去最终归于大海,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和归宿。
  • “徒闻朝暮声”:人们只听到水日夜不停的声音,这里可能指人们只关注日常的重复,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
  • “讵识年华改”:哪里知道岁月已经改变,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隐喻:通过水的流动隐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对比:通过“徒闻朝暮声”与“讵识年华改”的对比,强调了人们对外在现象的关注与对内在变化的忽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通过水的循环流动,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循环和时间无情的深刻认识,提醒人们要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象征生命和时间的流逝。
  • 朝暮声:象征日常的重复和表面的现象。
  • 年华改: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徼外”指的是什么? A. 边远的地方 B. 城市的中心 C. 大海 D. 山脉
  2. 诗中的“徒闻朝暮声”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们只听到水日夜不停的声音 B. 人们只关注日常的重复 C. 人们忽略了更深层次的变化 D. 以上都是
  3. 诗中的“讵识年华改”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人们知道岁月已经改变 B. 人们不知道岁月已经改变 C. 人们意识到时间的宝贵 D. 人们意识到生命的短暂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表达了人生无常和时间流逝的主题。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登高望远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和时代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嵲的《听微水有感四首 其三》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秋柳二首 其一 如梦令·听尽西窗风雨 如梦令 题南汽报 如梦令 其三 步梅村先生韵 如梦令 如梦令 野桃 如梦令 春后寒雪不已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隆博 骇人闻见 鼓字旁的字 干将莫邪 穴宝盖的字 面红颈赤 環管 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旡字旁的字 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自然现象 先甲后甲 善善从长 艰结尾的成语 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赶脚 非字旁的字 半生半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