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02
倾摧汉祚是安昌,只恐狂澜世莫当。自古忠言宁尽用,老臣得不戒王章。
摧毁汉朝的基业是安昌侯,只怕这狂澜般的局势无人能挡。自古以来,忠言未必都能被采纳,老臣怎能不以王章的遭遇为戒。
张嵲(1096-1148),字巨山,南宋初年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局的感慨。此诗可能创作于南宋初年,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言难行的感慨。
此诗可能是在南宋初年,国家动荡不安,忠臣难以为国尽忠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通过提及安昌侯和王章,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言难行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比喻手法,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言难行的感慨。首句“倾摧汉祚是安昌”,以安昌侯为例,暗示了权臣对国家的危害。次句“只恐狂澜世莫当”,用“狂澜”比喻动荡的局势,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后两句“自古忠言宁尽用,老臣得不戒王章”,则通过王章的遭遇,警示忠臣在动荡时局中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进言,以免招致不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忠言难行的感慨,警示忠臣在动荡时局中应保持警惕,不要轻易进言。
诗中“倾摧汉祚是安昌”中的“安昌”指的是什么? A. 安昌侯 B. 安昌县 C. 安昌宫 D. 安昌寺
诗中“只恐狂澜世莫当”中的“狂澜”比喻什么? A. 平静的湖面 B. 动荡的局势 C. 狂风暴雨 D. 狂热的情感
诗中“老臣得不戒王章”中的“王章”是谁? A. 汉代官员 B. 唐代诗人 C. 宋代画家 D. 明代学者
答案:1. A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