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5-04 00:59:21

诗句

才见绿杨飘絮。

又见赪桐垂乳。

三十六鸳鸯,尽在藕花深处。

飞去。

飞去。

生怕晚来烟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9:21

原文展示

如梦令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才见绿杨飘絮,
又见赪桐垂乳。
三十六鸳鸯,
尽在藕花深处。
飞去,飞去,
生怕晚来烟雨。

白话文翻译

刚刚看到绿杨树上飘飞的柳絮,又见到红色的桐树低垂着花蕾。三十六只鸳鸯,恰好在深藏于藕花中的地方。它们飞走了,飞走了,生怕晚来时遭遇烟雨。

注释

  • 绿杨:指绿柳,象征春天、生命。
  • 飘絮:柳絮随风飘扬,代表春天的温柔和流动。
  • 赪桐:红色的桐树,象征美丽和温暖。
  • 垂乳:形容桐树的花朵像乳房一样低垂,生动形象。
  • 鸳鸯:成双成对的鸟,象征爱情。
  • 藕花:指荷花,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常与柔美、清雅相联系。
  • 烟雨:指细雨或雾气,象征朦胧和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含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岸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助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和生命的热爱。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爱情的美好。诗中提到的绿杨柳絮和赪桐花蕾,生动地描绘了春季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温暖的感受。尤其是“三十六鸳鸯,尽在藕花深处”,不禁让人联想到双双对对的美好爱情,鸳鸯在藕花中徘徊,象征着春天的浪漫与温情。

最后一句“飞去,飞去,生怕晚来烟雨”,则表现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惧怕,突显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春意盎然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层次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才见绿杨飘絮:刚看到杨柳上的柳絮飞舞,暗示春天来临。
    2. 又见赪桐垂乳:接着看到桐树的花朵低垂,形象生动。
    3. 三十六鸳鸯:提到鸳鸯,暗示爱情的美好。
    4. 尽在藕花深处:鸳鸯隐藏在藕花之中,增添了神秘感。
    5. 飞去,飞去:鸳鸯飞走,表现对美好事物的失去。
    6. 生怕晚来烟雨:对未来的不安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桐树的花朵比作乳房,形象生动。
    2. 拟人:鸳鸯的飞去表现了情感的流动。
    3.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添了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绿杨:象征生命与希望。
  • 飘絮:代表流动的时间与青春。
  • 赪桐:象征美丽与温暖。
  • 鸳鸯:爱情的象征。
  • 藕花:代表美好与纯洁。
  • 烟雨:象征忧伤与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才见绿杨飘絮”中的“绿杨”指的是: A. 柳树
    B. 桃树
    C. 梧桐
    D. 橙树

  2.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 A. 友谊
    B. 爱情
    C. 亲情
    D. 快乐

  3. 诗的最后一句“生怕晚来烟雨”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忧虑
    C. 对爱情的绝望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沈岸登《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两首诗都运用了“如梦”的意象,但沈岸登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的感伤与对过去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岸登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手册》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端午日张园分题 渡河有感 菩萨蛮(腊梅) 病中放言五首 水调歌头(寄陆务观) 减字木兰花(次韵赵倅) 鹧鸪天(九日双溪楼) 南乡子(龙眼未闻有诗词者,戏为赋之) 送江汶川入秦次张晴岚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家君 竹字头的字 包含置的成语 你怜我爱 飠字旁的字 蕲王 足字旁的字 血化为碧 冻研 逸开头的成语 角字旁的字 目断 包含渝的词语有哪些 日堙月塞 口字旁的字 水牛过河 纸包不住火 潜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