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1:33
木兰花慢 其七 柳浪闻莺
作者:周密 〔宋代〕
晴空摇翠浪,昼禽静霁烟收。
听暗柳啼莺,新簧弄巧,如度秦讴。
谁紬。翠丝万缕,飏金梭宛转织芳愁。
风袅馀音甚处,絮花三月宫沟。
扁舟。缆系轻柔。沙路远倦追游。
望断桥斜日,蛮腰竞舞,苏小墙头。
偏忧。杜鹃唤去,镇绵蛮竟日挽春留。
啼觉琼疏午梦,翠丸惊度西楼。
在晴朗的天空下,翠绿的波浪轻轻摇摆,白昼的鸟儿在宁静的烟雾中沉默。
我听到暗柳间黄莺的啼鸣,新弹的乐器声巧妙如同秦地的歌谣。
是谁在编织呢?像翠丝一样的万缕,轻盈地飘扬,金色的梭子宛如在织造芳香的愁绪。
微风轻拂,余音四处回荡,花絮飘落在三月的宫沟。
扁舟轻轻缆系,沙路遥远让我感到疲倦,难以继续游玩。
我遥望那斜阳下的桥,蛮腰轻舞,正好在苏小的墙头。
我心中偏偏忧虑,杜鹃的啼鸣唤走了春天,绵绵的烦恼让我留住这春日。
我在午梦中醒来,琼疏的景象依旧,翠色的丸子惊动了西楼。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梅溪,宋代文学家、词人,以词作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木兰花慢 其七 柳浪闻莺》是周密在南宋时期创作的一首词,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春日情愫的深切感受。作品中渗透着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春日美景的珍惜。
《木兰花慢 其七 柳浪闻莺》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和抒发情感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几句,词人通过描写晴空和翠浪,创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而“昼禽静霁烟收”则让人感受到春日阳光下的安详和平静。
接下来的描写中,词人转向了听觉的描写,暗柳间传来的黄莺啼鸣与新簧的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这里的“新簧弄巧”不仅描绘了音乐的优美,更传达了词人对春日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随着词句的深入,情感逐渐流露出一丝忧伤,特别是在“杜鹃唤去,镇绵蛮竟日挽春留”中,杜鹃的啼鸣成为了春天离去的象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而最后一句“翠丸惊度西楼”则以梦境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周密作为词人的细腻情感与艺术造诣。
本词通过优美的春日景色,抒发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忧伤,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中的“新簧”指的是什么?
“杜鹃唤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
对比周密的《木兰花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情感,但周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念。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宋代词人对自然与情感的不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