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6:01
早春山中
作者: 方岳 〔宋代〕
空蒙山翠湿乌纱,
逗密穿深一迳斜。
谁画秋崖满头雪,
石坛倚竹看梅花。
在朦胧的山中,翠绿的山色映湿了我的乌纱帽,
我沿着一条曲折的小路,穿过密林向前走。
是谁在秋天的悬崖上画满了白雪?
我在石坛上倚着竹子,欣赏梅花的绽放。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代表着不畏严寒的精神。此外,诗中提到的“秋崖满头雪”,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给人以哲思。
方岳,字仁斋,号秋水,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方岳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表达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早春时节,诗人游历山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大自然的美丽。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早春山中》是一首描绘早春山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的开头“空蒙山翠湿乌纱”,通过“空蒙”这一词,给人一种朦胧而湿润的感觉,仿佛置身于春雨之中,山色愈显得清新。接着“逗密穿深一迳斜”,描绘了小路蜿蜒而深邃,暗示了探索自然的乐趣。
“谁画秋崖满头雪”一句,充满了哲理感。诗人既在感叹自然的神奇,也在反映时间的流逝与变化。最后一句“石坛倚竹看梅花”则体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享受。在这幅春日山景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流露出内心的宁静与悠然,体现了文人特有的闲适情怀。
整首诗通过描写早春的山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美的愿望。
诗中“空蒙山翠湿乌纱”中的“乌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帽子
C. 一种衣服
D. 一种树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高洁与坚韧
C. 秋天
D. 雪
诗人通过“谁画秋崖满头雪”表达了什么?
A. 对美的赞美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人的思考
将方岳的《早春山中》与孟浩然的《春晓》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意象,但方岳更侧重于自然中人的感受,而孟浩然则强调春天的朝气与生机,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