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招汪汝渊》

时间: 2025-05-18 10:40:19

诗句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

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

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

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

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

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

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

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

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

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

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

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40:19

原文展示

次韵招汪汝渊
方岳 〔宋代〕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
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
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
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
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
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
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
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
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
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
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
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世俗交往的无奈与对朋友的思念。作者感叹俗人交际繁琐,面对面却隔着千里;即使心与心相隔也未必能亲近。提到毛锥这个老朋友,因每次相聚时都谈及此事。偶然遇到孔方兄,却因对方态度冷淡而不愿接近。作者感叹世俗的目光总是高高在上,轻视他人,语言中夹杂着土气,时常想要去除这些耳边的杂音。客人从何处而来,匆忙中连招呼都来不及,内心的真情已毫无保留。平生交友不多,此刻却坐在这样一个平庸的地方。邻墙有位叫麹生的朋友,似乎值得高兴,试着呼唤他来谈谈,时不时能聊起一些名理。曾经手持邯郸的枕头,分享过美好的梦境。


注释

  • 俗子:指普通人,平民。
  • 应酬:指社交应酬,交际。
  • 千里:比喻相隔遥远。
  • :古代长度单位,指尺寸,常用来比喻距离短。
  • 毛锥:指作者的老朋友,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人。
  • 孔方兄:指的是某个社会上的人,带有讽刺意味。
  • 偃蹇:形容态度冷淡,不愿意交流。
  • 瞥睨:形容轻视的眼神。
  • 土气:指乡土气息,缺乏教养。
  • 倒屣:形容匆忙,快步走。
  • 出迎未暇揖:意为迎客的时间都来不及,连礼节都顾不上。
  • 肝肺:比喻真心实意,毫无保留。
  • 平生寡交游:一生交友不多。
  • 曹鄙:指低俗的场所。
  • 麹生:邻墙的朋友。
  • 邯郸枕:指美好的梦境,可能源自古代的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惟白,号石林,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诗词,风格清新洒脱,常以抒怀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与朋友相聚之时,面对世俗的繁琐与冷漠,表现出对真实友谊的渴望和对虚伪社交的反感。诗中透出对旧友的怀念与对新知的期待,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真情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便以“俗子费应酬”引入,直接揭示了世俗交往的复杂与繁琐。诗人处在一个既渴望交往又感到无奈的境地,内心的矛盾在字里行间显露无遗。通过与朋友的回忆,诗人重拾那段简单而纯粹的友谊,远离了尘世的纷扰。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既有对旧友的怀念,也有对新友的期待,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深切的感悟。诗人以“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来表达对新友的欣赏,显示出对交流的渴望与希望。结尾处提到的“往持邯郸枕”,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宁静,仿佛在提醒读者珍视身边的每一份情感。

整体而言,方岳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相结合,深入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达出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对世俗交往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俗子费应酬,对面隔千里。

    • 表达了世俗交往的繁琐,与朋友即使相隔千里也难以相见的无奈。
  2. 可人天一方,情亲不盈咫。

    • 说明即便心灵相近,物理距离却依然遥远。
  3. 毛锥吾故人,商略每及此。

    • 提到与老友毛锥相聚时常谈及此事,体现出对旧友的怀念。
  4. 道逢孔方兄,偃蹇不受使。

    • 遇见某人却因其态度冷淡而不愿接近。
  5. 岂知世俗眼,睥睨辄嗤訾。

    • 反映出对世俗眼光的无奈与反感。
  6. 语言杂土气,屡欲洗吾耳。

    • 感觉周围的语言缺乏文化品位,想要去除。
  7. 客从何方来,力疾为倒屣。

    • 客人匆匆而来,连招呼都来不及。
  8. 出迎未暇揖,肝肺已相委。

    • 迎接的时间都来不及,内心却毫无保留。
  9. 平生寡交游,正坐此曹鄙。

    • 自己一生交友不多,正坐在这低俗的环境中。
  10. 邻墙有麹生,之子差可喜。

    • 邻墙的朋友值得高兴,表现出对新友的期待。
  11. 试呼与之谈,时或发名理。

    • 试着与邻居交谈,偶尔能聊到一些有趣的道理。
  12. 往持邯郸枕,分此一睡美。

    • 曾经分享过美好的梦境,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与心相隔”,将距离比喻为心灵的距离。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多有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隔千里”,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际关系的深思与对真挚友谊的渴望。诗人通过对世俗交往的反思,表达了对真实情感的追求,体现了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里:象征距离与思念。
  • 毛锥:象征旧友、真实情感。
  • 孔方兄:象征世俗与冷漠。
  • 麹生:象征新友与希望。
  • 邯郸枕:象征美好回忆与梦境。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意象中蕴含了对友情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千里代表着遥远的思念,毛锥和麹生则是对旧友和新知的寄托。邯郸枕更是让人联想到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俗子”指的是:

    • A. 高贵的人
    • B. 普通人
    • C. 诗人自己
    • D. 老朋友
  2. “肝肺已相委”的意思是:

    • A. 内心毫无保留
    • B. 身体疲惫
    • C. 感情不再
    • D. 友情转淡
  3. 诗中提到的“邻墙有麹生”是指:

    • A. 一位老朋友
    • B. 一位新朋友
    • C. 诗人的情敌
    • D. 一个陌生人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赠友人》 王维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次韵招汪汝渊》
    • 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静夜思》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孤独,而《次韵招汪汝渊》则更多地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社会关系的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全解》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陈七赴西军 岁暮海上作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九日得新字 自洛之越 李氏园林卧疾 万山潭作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陪张丞相登嵩阳楼 题融公兰若(一作题容山主兰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懔畏 齒字旁的字 大王好见,小鬼难当 裕后光前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四点底的字 粘花惹草 绰有余裕 上贤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一知片解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飆俟 折文旁的字 包含当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胧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