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5:0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5:06:28
原文展示:
雨后对月怀斯远 赵蕃 〔宋代〕
旱后虽逢月,方忧未觉佳。 雨余当委照,此趣熟能加。 更觉湖边宅,遥知海上槎。 绝嗟同味少,莫遣寸心遐。
白话文翻译:
久旱之后虽然看到了月亮,但起初并未感到多么美好。 雨过天晴,月亮应当更加明亮,这种乐趣谁能比拟呢? 更加觉得湖边的住宅清幽,遥想着海上漂泊的木筏。 非常感叹与知己的相聚太少,不要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赵蕃是南宋中后期著名诗人,与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并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久旱之后,雨过天晴的夜晚,对着月亮思念远方的朋友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月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首两句写久旱之后虽然看到了月亮,但起初并未感到多么美好,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中间两句写雨过天晴,月亮应当更加明亮,这种乐趣谁能比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最后两句写更加觉得湖边的住宅清幽,遥想着海上漂泊的木筏,非常感叹与知己的相聚太少,不要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变得遥远,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绘雨后月夜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海上槎”比喻什么? A. 远行或漂泊 B. 船只 C. 月亮 D. 湖边宅
诗中“雨余当委照”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远行或漂泊的思念 D. 对久旱的忧虑
诗中“绝嗟同味少”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友情的珍视 C. 对远行或漂泊的思念 D. 对久旱的忧虑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