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书后湖集》

时间: 2025-07-12 22:27:59

诗句

我怀苏养直,不作汉三公。

隐墅人安在,春溪草自丰。

遗文尚亡恙,斯道未应穷。

会与吾尊友,青灯话此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22:27:59

原文展示:

我怀苏养直,不作汉三公。 隐墅人安在,春溪草自丰。 遗文尚亡恙,斯道未应穷。 会与吾尊友,青灯话此翁。

白话文翻译:

我怀念苏养直,他不愿成为汉朝的高官。 隐居的居所如今何在,春日的溪边草木自然茂盛。 留下的文章依然完好,这样的道理不应被遗忘。 将与我尊敬的朋友,在青灯下谈论这位老者。

注释:

  • 苏养直:指苏辙,字养直,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兄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
  • 汉三公:指汉朝的高级官员,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
  • 隐墅:隐居的居所。
  • 遗文:留下的文章或著作。
  • 斯道:指文学或道德的道理。
  • 青灯:指夜晚的灯光,常用来形容读书或谈论学问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表达了对苏辙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阅读苏辙的著作后,对苏辙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产生共鸣,从而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敬仰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苏辙的怀念,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价值的肯定。诗中“不作汉三公”一句,直接表达了苏辙不愿追逐权贵的态度,而“隐墅人安在”则暗示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足。后两句“遗文尚亡恙,斯道未应穷”则强调了文学和道德的价值,认为这些不应被遗忘。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赵蕃对苏辙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人生选择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怀苏养直,不作汉三公。”:表达了对苏辙的怀念,以及对其不愿成为高官的态度表示认同。
  2. “隐墅人安在,春溪草自丰。”: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景色的美好。
  3. “遗文尚亡恙,斯道未应穷。”:强调了苏辙留下的文学作品的价值,以及文学和道德的重要性。
  4. “会与吾尊友,青灯话此翁。”:设想与朋友在夜晚谈论苏辙的情景,表达了对苏辙的敬仰和对其思想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不作汉三公”比喻苏辙不愿追逐权贵。
  • 拟人:“春溪草自丰”赋予自然景色以生命力。
  • 对仗:“遗文尚亡恙,斯道未应穷”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学价值的肯定。通过怀念苏辙,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学道德的重视。

意象分析:

  • 隐墅: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足。
  • 春溪草: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 青灯:象征学问和思想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养直”指的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苏洵 答案:B

  2. “不作汉三公”表达了苏养直的什么态度? A. 追求权贵 B. 不愿追逐权贵 C. 对权贵的漠视 答案:B

  3. “遗文尚亡恙”中的“遗文”指的是什么? A. 遗失的文章 B. 留下的文章 C. 遗忘的文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 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与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多表现了豪放的个性,而苏辙的作品则更显内敛和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苏辙集》
  • 《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今夕行(自齐赵西归至咸阳作)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自平 遣愤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郭英乂) 范二员外邈、吴十侍御郁特枉驾阙展待,聊寄此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斗鸡 答郑十七郎一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丛山峻岭 耳刀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牙结尾的成语 深扃固钥 廾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包含取的成语 顺箁 呼来喝去 爱人利物 维妙维肖 栈阁 咂嘴弄舌 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蔽风雨 亠字旁的字 衡巷 包含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