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13
赠茅山张道者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有客平生爱白云,无端年老尚红尘。
祇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
这位客人一生热爱白云,然而不知不觉中却在红尘中变得苍老。
他所写的金简(道教经典)名声依然在,而我希望能在仙山上见到他那种如玉般的人物。
“红尘”意指世俗生活中的琐事与烦恼,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与对超脱生活的向往。道教文化中,仙山、仙人代表着超凡脱俗的理想生活。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岳阳楼,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擅长诗、文、词,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作品多表达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范仲淹在某次游历茅山时所作,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与对朋友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赠茅山张道者》通过简单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有客平生爱白云”引出主题,表现了对自然、超脱的热爱。然而,接下来的“无端年老尚红尘”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岁月的流逝让人不得不面对世俗的烦恼。这里,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形成鲜明的反差,使得情感更加深邃。
后两句“祇应金简名犹在,得见仙岩种玉人”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向往,尽管世俗生活让人心生疲惫,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依然存在。诗中的“金简”与“仙岩”象征着道教的智慧与理想境界,而“种玉人”更是道教中理想人物的象征,表明了诗人渴望与真正的高洁、超脱的生活相连。
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哲理,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时间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
诗词测试:
“红尘”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环境
B. 世俗生活
C. 道教经典
D. 仙人
诗中提到的“金简”是指什么?
A. 诗词集
B. 道教经典
C. 小说
D. 历史书籍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名利
B. 友谊与理想生活
C. 诗歌创作
D. 政治权力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