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

时间: 2025-05-04 15:33:32

诗句

中秋天气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

贪饮不知归去晚,水精宫里宿烟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3:32

原文展示:

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 邵雍 〔宋代〕 中秋天气随宜好,来访南园会隐家。 贪饮不知归去晚,水精宫里宿烟霞。

白话文翻译:

中秋时节天气适宜美好,我来到南园拜访隐居的张氏兄弟。 因为贪杯饮酒,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就在水晶宫般的居所里留宿,周围烟霞缭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随宜好:指天气适宜,美好。
  • 南园:地名,指张氏兄弟隐居的地方。
  • 会隐家:指隐居的人家,这里指张氏兄弟。
  • 贪饮:贪杯饮酒。
  • 水精宫:比喻居所华丽如水晶宫。
  • 宿烟霞:指在烟霞缭绕的环境中留宿。

典故解析:

  • 水精宫:古代文学中常用“水晶宫”来形容华丽的宫殿或居所,这里用来形容张氏兄弟的隐居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秋时节拜访隐居的张氏兄弟,并在他们的居所留宿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时节的美好天气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拜访隐居的张氏兄弟并留宿的情景。诗中“中秋天气随宜好”一句,既表达了中秋时节的宜人气候,又暗示了作者心情的愉悦。“贪饮不知归去晚”则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张氏兄弟饮酒作乐,忘却时间的情景。最后两句“水精宫里宿烟霞”,以华丽的意象描绘了张氏兄弟隐居之地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中秋天气随宜好”,点明了时间(中秋)和天气(随宜好),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美好的背景。
  • 第二句“来访南园会隐家”,说明了作者的行动(来访)和目的(会隐家),引出了张氏兄弟的隐居生活。
  • 第三句“贪饮不知归去晚”,描绘了作者与张氏兄弟饮酒作乐的情景,表达了忘却时间的愉悦。
  • 第四句“水精宫里宿烟霞”,以华丽的意象描绘了留宿的环境,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水精宫”比喻张氏兄弟的隐居之地华丽如水晶宫。
  • 拟人:“贪饮不知归去晚”中的“贪饮”赋予了饮酒行为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描绘中秋时节的美好天气、与张氏兄弟的饮酒作乐以及留宿的华丽环境,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愉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秋天气:中秋时节的美好天气,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 水精宫:华丽的居所,象征着隐逸生活的优雅和宁静。
  • 烟霞:缭绕的烟霞,象征着自然美景的神秘和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邵雍 B. 苏轼 C. 王安石 D. 欧阳修

  2. 诗中提到的“南园”是指什么? A. 一个地名 B. 一个花园 C. 一个宫殿 D. 一个隐居之地

  3. 诗中的“水精宫”比喻什么? A. 一个宫殿 B. 一个隐居之地 C. 一个花园 D. 一个水晶制品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邵雍的《访南园张氏昆仲因而留宿》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首诗都以中秋为背景,但前者侧重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后者侧重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 诉衷情 观海 诉衷情二首 其一 题菱湖泣舟图,为董蜕盦 诉衷情第三体 苦雨 诉衷情近 诉衷情 诉衷情 桂林徐伯川屡约不至有词见寄作此答之 诉衷情 诉衷情 寄苍虬侍郎 诉衷情 秋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页字旁的字 名显天下 铲剃 洿沮 富商大贾 玉堂人物 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 凫短鹤长 异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耫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有的成语 母字旁的字 义刑义杀 亠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支饰 米字旁的字 条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