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8:41
原文展示:
题梅竹图 家铉翁 〔宋代〕
余家乎岷之下兮,有梅萧萧,有竹森森。 今洎乎瀛之野兮,秋草萋萋,黄沙冥冥。 有怀彼美兮在天一垠,梦不可即兮聊因其似而记其真。 真兮似兮,岂墨君笔史之可寻。
白话文翻译:
我家在岷山之下,那里有孤独的梅树,有茂密的竹林。 如今我来到了瀛洲的荒野,秋草茂盛,黄沙茫茫。 我怀念的那位美人,在天的尽头,梦想难以触及,只能凭借相似的景象来记住她的真实。 真实又似幻,岂是墨君的笔史所能寻觅。
注释:
诗词背景: 家铉翁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通过对比家乡的梅竹与现今荒野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家乡梅竹与荒野秋草黄沙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怀念。诗中的“梅萧萧”和“竹森森”描绘了家乡的静谧与生机,而“秋草萋萋”和“黄沙冥冥”则勾勒出现今荒野的凄凉与孤寂。诗人通过对这两种截然不同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的最后两句“真兮似兮,岂墨君笔史之可寻”,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超越了现实的记录,体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家乡与荒野的对比,表达了对远方美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无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超越了现实的记录,体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梅萧萧”和“竹森森”分别象征什么? A. 家乡的宁静与美好 B. 荒野的凄凉与孤寂 C. 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D. 美人的美丽与温柔
诗中“秋草萋萋”和“黄沙冥冥”分别象征什么? A. 家乡的宁静与美好 B. 荒野的凄凉与孤寂 C. 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D. 美人的美丽与温柔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B. 诗人对美的追求超越了现实的记录 C. 诗人对家乡的怀念 D. 诗人对荒野的感慨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