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寄远》

时间: 2025-04-26 22:05:20

诗句

年年二月时,十年期别期。

春风不知信,轩盖独迟迟。

今日无端卷珠箔,始见庭花复零落。

人心一往不复归,

岁月来时未尝错。

可怜荧荧玉镜台,尘飞幂幂几时开。

却念容华非昔好,画眉犹自待君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5:20

原文展示:

年年二月时,十年期别期。
春风不知信,轩盖独迟迟。
今日无端卷珠箔,始见庭花复零落。
人心一往不复归,岁月来时未尝错。
可怜荧荧玉镜台,尘飞幂幂几时开。
却念容华非昔好,画眉犹自待君来。

白话文翻译:

每年二月的时节,正是我与友人约定重聚的时刻。
然而这十年来,我却未能如愿相见。
春风传递的消息似乎对我毫无意义,车马的行程也显得格外缓慢。
今天无缘无故地卷起了珠帘,才发现庭院中的花朵又开始凋零。
人心一旦远去就再也无法回归,岁月的流逝从未出错。
可怜那明亮的镜台上,尘土飞扬,几年才得以清理。
然而我却在惋惜昔日的美好容颜,画眉鸟依然在等候君的到来。

注释:

  • 二月时:指农历二月,春暖花开的季节。
  • 期别期:指相约重聚的时间。
  • 春风不知信:春风未能带来相聚的消息。
  • 轩盖:指车帷,象征出行的缓慢。
  • 卷珠箔:卷起珠帘,此处象征思念的涌动。
  • 可怜荧荧玉镜台:形容镜台的光洁,但因尘土飞扬而黯淡。
  • 画眉:指画眉鸟,象征美好与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常浩,唐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繁荣的时代,诗风细腻,善于表达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是在作者思念远方友人或爱人时所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心不再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寄远》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诗人通过对春风、花开花落、岁月流逝的描写,深入探讨了人心的变迁和时间的无情。开头的“年年二月时,十年期别期”设定了诗的时间背景,勾起了诗人对于友人重聚的期盼,而实际的“十年”却是漫长的等待,令人倍感失落。

接下来的“春风不知信,轩盖独迟迟”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失落感,春风本应传递温暖与消息,却无情地让人感到孤独与无助。卷起珠帘,看到庭花的零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人在这里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人心一往不复归,岁月来时未尝错”,这两句直指人心的变化,表明一旦心意转向,便难以回头,岁月的流逝也并不因个体的感受而改变。接着的“可怜荧荧玉镜台,尘飞幂幂几时开”通过镜台的描写,象征着时间对美的掩埋,暗示了对往日容颜的惋惜。

最后一句“画眉犹自待君来”则是期盼与期待的完美结合,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但对美好重聚的向往仍在心中闪烁。整首诗在抒发思念之情的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士人的情感世界,表现了对时间与人心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年年二月时:每年二月这个时候。
    2. 十年期别期:已经十年没有见面。
    3. 春风不知信:春风似乎不带来重聚的消息。
    4. 轩盖独迟迟:出行的车马显得格外缓慢。
    5. 今日无端卷珠箔:今天无缘无故地卷起珠帘。
    6. 始见庭花复零落:才发现庭院中的花又开始凋落。
    7. 人心一往不复归:人一旦远去就再也无法回归。
    8. 岁月来时未尝错:岁月的流逝从未出错。
    9. 可怜荧荧玉镜台:可怜那明亮的镜台上。
    10. 尘飞幂幂几时开:尘土飞扬,什么时候才能清理?
    11. 却念容华非昔好:但我却惋惜昔日的美好。
    12. 画眉犹自待君来:画眉鸟依然在等候君的到来。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车马的缓慢比作思念的沉重。
    2.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传递消息的能力。
    3. 对仗:如“年年”与“十年”,“春风”与“轩盖”。
  •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回忆的珍惜,展现了人心的复杂和脆弱。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希望与消息,但在此却成为失望的象征。
  • 庭花:象征美好与短暂,象征岁月的流逝。
  • 镜台:象征往日的美好与如今的尘封。
  • 画眉:象征期待与希望,等待重聚的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年”指的是多久的时间? A. 5年
    B. 10年
    C. 15年

  2. 诗人对春风的态度是?
    A. 期待
    B. 无情
    C. 忧伤

  3. “可怜荧荧玉镜台”中的“荧荧”指的是什么?
    A. 明亮
    B. 黑暗
    C. 模糊

答案: 1-B,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寄远》更加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之感。两者都展现了对离别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 杂咏一百首·杜兼 送客 教授方君孺人刘氏哀诗二首 送林知录 商妇词十首 居厚弟改提举鸿禧一首 八和 小园即事五首 其三 水龙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靣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蛟龙戏水 生力军 撞车 惑误 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海水桑田 补开头的成语 噼里嘭啷 天下一宗 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位厚禄 来世不可待 兵未血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