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兰陵舟中口号》

时间: 2025-04-29 16:24:20

诗句

拥裘枯坐静如僧,断岸危桥树几层。

怪底岁除偏作客,一帆风雪下毗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24:20

原文展示:

拥裘枯坐静如僧,
断岸危桥树几层。
怪底岁除偏作客,一帆风雪下毗陵。

白话文翻译:

我裹着皮衣,静静地坐着,犹如僧人一般安静,
断崖边的危桥上,树木层层叠叠。
真奇怪,年末时节我却偏偏做了客,
一只船在风雪中驶向毗陵。

注释:

  • 拥裘:穿着皮衣。
  • 枯坐:静静地坐着,形容状态。
  • 静如僧:形容非常安静,像和尚一样。
  • 断岸:指悬崖或陡峭的岸边。
  • 危桥:危险的桥。
  • 偏作客:意指在岁末时节仍然在外做客。
  • 毗陵:指地名,具体指向不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凌志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文学创作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深入思考生活的种种境遇。

创作背景:

《兰陵舟中口号》创作于岁末之际,诗人在舟中漂泊,面对风雪和孤独,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岁末时节诗人在舟中漂泊的孤独与沉思。开头“拥裘枯坐静如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裹着皮衣的形象令读者感受到一种寒冷的环境与心境。随着对“断岸危桥”的描绘,诗人将自然景观与自身感受相结合,体现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桥的危险暗示了人生道路的坎坷,而层层叠叠的树木则象征着生命的繁复与多变。

诗的结尾部分“怪底岁除偏作客,一帆风雪下毗陵”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流浪感。在岁末之际,诗人感受到自己如同一只孤舟,在风雪中漂泊,难以归属。这种对“岁除”的感慨更引发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岁末本该是团聚的时刻,而诗人却身处异乡,这种对比让读者更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拥裘枯坐静如僧:诗人裹着皮衣,静坐不动,心境如同和尚一般宁静。
  • 断岸危桥树几层:描绘出悬崖和危险的桥,树木层层叠叠,增强了环境的险恶感。
  • 怪底岁除偏作客:感叹岁末时分自己却身在外地,暗含对归属的渴望。
  • 一帆风雪下毗陵:在风雪中驶向毗陵,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漂泊不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和尚,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对仗:前两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 意象:用“风雪”“危桥”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与漂泊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岁末时节人们对归属与时间流逝的感悟。诗人在风雪中独自前行,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孤独,情感基调沉重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皮衣:象征着寒冷与保护,也暗示了孤独与封闭。
  • 危桥:象征着人生的险境。
  • 风雪:代表着困境与挑战。
  • 毗陵:作为目的地,体现了追求和归属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拥裘”指的是什么?

    • A. 裹着皮衣
    • B. 穿着丝绸
    • C. 光着身子
  2. 诗人的心境在诗中被比作什么?

    • A. 僧人
    • B. 战士
    • C. 旅人
  3. 诗中提到的“危桥”象征什么?

    • A. 安全
    • B. 人生的险境
    • C. 归属感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诗人在孤独中对过往的怀念,展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岁末时分,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情感更加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凌志圭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铁船峰 睢阳五老会诗 百福寺薰风堂 喜湖南诸路大捷和学士李容斋前辈韵二首 其一 读史有感 九日登查山 岱顶题壁 杂诗 石门舟中即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欹嵚磊落 口中蚤虱 見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己字旁的字 出堂差 包含蚁的成语 家给民足 查验 视下如伤 行字旁的字 髈悦 缠绕 枭裂 豆萁相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