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李中丞、杨判官》

时间: 2025-04-27 12:55:08

诗句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55:08

原文展示: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中丞和杨判官的送别之情。首先,诗人提到他们在射策方面的名声已经传扬开来,论及军事气魄自是雄壮。接着,诗人说,他们能够做到季布的诺言,却不提鲁连的功劳。最后,诗人描绘了流水和芦苇的景象,承载着诸山的目光。离别之时,正值秋日的傍晚,回首望去,夕阳映照着空旷的天际。

注释:

  • 射策:指射箭的技艺,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
  • 季布:指季布,他以诚信著称,能信守承诺。
  • 鲁连:鲁连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代表着英雄的功绩。
  • 蒹葭:即芦苇,生长在水边,常用作抒情的意象。
  • 睥睨:形容俯视、注视的样子,透露出一种高傲的姿态。
  • 夕阳:指日落时的太阳,象征着离别和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嘉祐,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作而著名。其诗风多以抒情见长,擅长描写送别、思乡等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中丞和杨判官的离别有关,反映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不舍之情。唐代政治动荡,诗人通过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李中丞、杨判官》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全诗开头以“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引入,突显了李中丞和杨判官在军事上的才能与声望,展现了他们的英雄气概。接下来,诗人提到季布与鲁连,分别象征着信守诺言与丰功伟绩,暗示这两位朋友的品格与成就。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转而描绘自然景色,流水与芦苇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一意象与“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相呼应,尤其在傍晚的时刻,夕阳西下,象征着离别时的惆怅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高远的视野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士人的豪情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开篇提到射箭技艺与军事才能,表明李、杨两位朋友在社会上的声誉与威望。
  2.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强调他们的诚信与能力,但不单提功绩,表现出谦逊。
  3.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自然景色的描写,表现出离别时的壮阔景象,山水相映,情感交织。
  4. 别君秋日晚,回首夕阳空:离别的时刻,夕阳西下,带来一种空虚感,暗示时光流逝与离愁别绪。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射策名先著”与“论兵气自雄”,形成整齐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流水与蒹葭意象的结合,表现了离别的寂寥与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惜别之情,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带走了一切不舍。
  • 蒹葭:代表柔弱与坚韧,正如友谊的脆弱与坚定。
  • 夕阳:象征离别与青春的逝去,带有浓厚的忧伤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中丞和杨判官在诗中分别象征什么? A. 诚信与功绩
    B. 富贵与贫贱
    C. 忍耐与放纵
    D. 喜悦与悲伤

  2. “流水蒹葭外”中的“蒹葭”指的是什么? A. 雪花
    B. 芦苇
    C. 花朵
    D. 树木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别》(李叔同)
  • 《夜泊牛津口》(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口》通过自然景象与离愁相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与李嘉祐的《送李中丞、杨判官》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的情感更为激昂,而李嘉祐则显得更加细腻与内敛。

相关查询

六十六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 不出 冬夜闻虫 见紫薇花忆微之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 与微之唱和来去常以竹筒贮诗陈协律美而成篇因以此答 有感三首 其二 登乐游园望 新妇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愁海无涯 女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桃花浔 耒字旁的字 参横斗转 包含嘘的词语有哪些 月字旁的字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枭俊禽敌 弃末反本 追风 才干 宁绸 讨流溯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