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2:0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00:52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
李嘉祐 〔唐代〕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思乡雁北至,欲别水东流。
倚树看黄叶,逢人诉白头。
佳期不可失,落日自登楼。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宋玉和张衡,分别因秋天而忧伤和愁苦,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北飞的大雁提醒着诗人思乡之情,而他在树下看着黄叶,又与路人诉说自己白头的愁苦。诗人感叹好时光不能错过,夕阳西下时,他独自登楼,心情沉重。
作者介绍:李嘉祐,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语言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秋季,正值诗人身处异乡,思念故乡的情感愈加浓厚。此时,正是迁客增多、思乡情绪普遍的季节,诗人在此背景下创作出充满情感的佳作。
这首诗以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思乡情为主旨,描绘了秋季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感。诗人通过提及历史人物,如宋玉和张衡,来引入对秋天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即用“怨”和“愁”二字,直接传达出一种沉重的情绪,让读者感受到迁客的无奈与孤寂。
接下来,飞来的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故乡,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倚树看黄叶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诗人不仅在观察自然,更是在反思自己的人生。与路人诉说白头,传递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孤独,形成了对比,使得思乡的情感愈发浓烈。
最后一句“落日自登楼”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在夕阳西下时独自登楼,既是对时间的感叹,也是对人生的深刻思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情感基调沉重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位历史人物是谁?
诗中“佳期不可失”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思乡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首诗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李白的作品更具直接的情感,而李嘉祐的诗则通过对秋天的描绘,隐喻思乡之苦,情感更为细腻。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