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0:43
书事十首
刘克庄
战鼙非起自渔阳,到冠皆由偃月堂。
相国裘虽来贺捷,蚩尤旗尚收亡芒。
厨车古有刑都市,宝剑今谁请尚方。
莫倚圣朝家法恕,前卢后蔡亦投荒。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战争的思考,歌颂了战争背后的复杂原因。战鼓的声音并不是从渔阳开始的,而是因为王冠的光辉来自于偃月堂。虽然相国裘来庆贺胜利,但蚩尤的旗帜依然在收集亡魂。古代的厨车曾经代表着惩罚,而今天又有谁来请求赐剑呢?不要过于依赖圣朝的家法宽恕,前卢后蔡的命运也遭遇荒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文,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诗人和词人。他生活在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作品风格多样,以豪放、清新见长。他的诗词常常表达对历史、社会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年代。刘克庄通过诗歌反映了对历史战乱的感慨,以及对权力和命运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家国前途的忧虑。
刘克庄的《书事十首》通过对历史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关注。诗中不仅提到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和人物,还隐喻了对当权者的批评与警醒。开头的“战鼙非起自渔阳”直接点出战争的复杂性,提醒人们不要简单将战争的根源归结于表面事件。接着提到“相国裘虽来贺捷”,表面上是庆贺胜利,实际上却隐藏着对战争后果的深沉思考。整首诗在用词上精炼而有力,意象丰富,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深刻的现实关怀。
在情感上,刘克庄通过对权力与战争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对历史的反思。他的诗歌不单是对历史的记载,更是对未来的警示,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思考历史的教训与启示。诗中“莫倚圣朝家法恕”的警醒,提醒人们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应轻信权力的承诺,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珍视个人的命运与选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战鼙非起自渔阳”中的“战鼙”指的是什么?
A. 战争的号召
B. 和平的象征
C. 祭祀的乐器
D. 游乐的器具
“相国裘虽来贺捷”中的“相国”指的是?
A. 军队的指挥官
B. 一位高官
C. 普通百姓
D. 战争的受害者
诗中提到的“蚩尤”象征着?
A. 和平
B. 仁爱
C. 战争与厄运
D. 财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书事十首》的详尽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