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摸鱼儿 其三 用实之韵》

时间: 2025-05-15 03:53:50

诗句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

筛样饼。

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

清流浊品。

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

疏窗惟月来闯。

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

愁个甚。

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

茅山再任。

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03:53:50

摸鱼儿 其三 用实之韵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便披蓑荷锄归去,何须身著宫锦。
与谁共话桑麻事,朱老阮生尤稔。
筛样饼。瓮样茧,长须赤脚供樵饪。
清流浊品。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对酒莫辞饮。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
疏窗惟月来闯。一生常被弓旌误,且告朝家追寝。
愁个甚。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
茅山再任。幸不是谋臣,又非世将,免犯道家禁。

白话文翻译:

我披上蓑衣,手持锄头归去,何必身穿华丽的宫锦呢?
与谁一起谈论桑树和麻田的事情,朱老和阮生都已经很熟练了。
筛出样子像饼的东西,瓮里装着茧,长须赤脚为伐木的事忙碌。
清流和浊品,尽都扫去胸中的烦恼,置之于外,喝酒时不要推辞。
华胥梦中,怕惊醒了身边的人。
疏窗外只有月光闯入。
我一生常常被弓箭和旌旗所误,且告诉朝廷的官员去追求安宁。
愁得什么呢?你管好吧,有薇菜可以采,有松树可以荫蔽。
茅山再任,幸好不是谋士,也不是世间的将领,免得触犯道家的禁忌。

注释:

  • :一种防雨的衣服。
  • 宫锦:华丽的锦衣。
  • 朱老、阮生:指熟练的农夫。
  • 筛样饼,瓮样茧:形象地描述了日常农事的场景。
  • 华胥梦:传说中的美梦,象征着理想或虚幻。
  • 茅山:道教名山,象征清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惭愧,宋代词人,出生于南宋时期。他以“实”字为词风,极力追求文词的真切、自然,倡导田园诗的写作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寄托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心态。

诗歌鉴赏:

《摸鱼儿 其三》通过描绘田园景象和农事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由的向往。诗中“披蓑荷锄归去”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反映出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憧憬。诗人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找一种精神的归属,体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尤其是“清流浊品”一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浑浊,象征着对心灵的洗涤。结尾部分提到的“茅山再任”,更是表明了诗人心中对道家思想的认同,追求清净的生活。整首诗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隽永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便披蓑荷锄归去:自我解放,选择简单的农民生活。
  2. 何须身著宫锦:反对奢华的外表,强调内心的真实。
  3. 与谁共话桑麻事: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4. 朱老阮生尤稔:通过具体的人物表现农民的熟练与智慧。
  5. 筛样饼,瓮样茧:细节描写,营造生活的真实感。
  6. 长须赤脚供樵饪:形象地描绘了辛勤的劳动者形象。
  7. 清流浊品:象征内心的清明与混浊的对比。
  8. 尽扫去胸中,置诸膜外:内心的烦恼要被抛弃,追求内心的宁静。
  9. 对酒莫辞饮:鼓励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10. 华胥梦,怕杀人惊晓枕: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梦境的脆弱。
  11. 疏窗惟月来闯:月光透过窗户,象征孤独与清冷。
  12. 一生常被弓旌误: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与困惑。
  13. 且告朝家追寝:希望朝廷能安宁,反映了对政局的关心。
  14. 愁个甚:反问,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
  15. 君管取,有薇堪采松堪荫:寄望于自然的安慰。
  16. 茅山再任:象征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华胥梦”象征美好的理想。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月”、“茅山”等意象,富有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对政治的无奈与对道家思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蓑衣:象征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
  • 桑麻:代表农田,象征平凡生活。
  • 华胥梦:象征理想与幻想。
  • 清流:象征内心的清净。
  • 茅山:象征道家的清净和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披蓑荷锄”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 A. 向往奢华生活
    • B. 喜欢田园生活
    • C. 追求权力地位
    • D. 渴望旅行
  2. “清流浊品”主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 A. 愤怒
    • B. 清明与混沌的对比
    • C. 失落
    • D.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茅山”象征的是?
    • A. 农田
    • B. 道家思想
    • C. 战争
    • D. 奢华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现实的反思。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田园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刘克庄《摸鱼儿》与苏轼《水调歌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偏向于田园的宁静,而苏轼则更具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包含刘克庄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2. 《古典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分析与解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杨左司三首 其二 芙蓉道间二首 秋怀十首 简见可觅画三首 贺魏使君雪用何叔信韵 萱草 次韵王驹父 怀祖印 次韵审知见示梅花长句 二月十九日同两都监沅陵令尉饯叙浦簿公子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铁查 愤发有为 示字旁的字 广陵观涛 呵欠连天 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壮派 腹结尾的成语 锥刀之用 淫言狎语 崇论吰议 耒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建之底的字 白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驰角 路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