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0:55
月华清
背后传神,花前顾影,画师何处偷瞥。
舞袖双弯,想象捧心曲折。
绾金缕胜鬟盘云,缀玉珥连环垂月。
虚设。待回眸一笑,看伊才切。
只惯娇羞何苦,便千唤真真,不容亲热。
瘦样宫衣,怜杀腰肢一捻。
记阆苑梦里相逢,窥半面镜中愁绝。
饶舌。许飞琼姓名,对人休说。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花前独自顾影,自然流露出她的美丽与含蓄。画师在一旁偷看,心中暗想她的舞姿和情感。她的发饰金丝缠绕,耳饰如月光般垂落,显得优雅动人。她只是虚设姿态,等待那一回眸一笑,才能显露出她的真情。她习惯了娇羞,不愿轻易亲近。身着轻盈的宫衣,纤细的腰肢让人怜惜。她记得在梦中与人相会的情景,轻轻一瞥镜中倒影,却满是愁苦。她不愿多言,甚至不想提起那位名叫飞琼的人。
作者介绍:奕绘,清代诗人,善于描绘女性之美与情感,作品常蕴含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象。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清代女性地位逐渐提高的背景下,表现了对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美与爱的追求。
《月华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内心情感,诗中充满了对女性娇羞美态的赞美,以及对爱情的渴望与矜持。全诗通过画师的视角,既表现了女子的外在美,又揭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女子的舞姿与发饰,既显得优雅又令人怜惜,体现了古代女性的柔美与清雅。而诗中“只惯娇羞何苦”一句,更是揭示了女子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爱情又害怕亲密。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既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又有镜中愁苦的内省,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比喻(如“绾金缕胜鬟盘云”)、拟人(“顾影”),以及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女性的美与情感展开,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内心的矛盾,反映了古代女性在爱情中的娇羞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阆苑”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仙境
C. 水边
D. 山谷
诗中“只惯娇羞何苦”的意思是?
A. 习惯了矜持
B. 不愿亲近
C. 渴望爱恋
D. 终日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内心世界,但更侧重于对往昔的追忆,而《月华清》则是对当前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