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0:46
《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
帝乡春色岭头梅,高压年华犯雪开。正与嘉宾思共醉,不须芳物重相催。从车贮酒传呼出,侧弁簪花倒载回。风雨难期王事剧,未知休汰几旬来。
在故乡的春色中,岭头的梅花半开,早早打破了年华的沉寂,冒雪而放。正值与朋友们共饮欢畅,无需再催促那芳香的美酒。车上储存的酒被呼唤出来,侧耳听闻花簪的声音,欢快地载回。风雨难以预料,王事繁忙,何时才能休息,真是令人无奈。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因其政治才干和历史成就而被后世尊重。他主编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编年体史书之一,影响深远。司马光的诗歌以朴实自然著称,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天,诗人和友人一起饮酒赏梅,表现了与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惬意。诗中提到的“风雨难期王事剧”,也暗示了当时政治生活的紧张与繁忙,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能有片刻的放松与享乐。
司马光的《和吴省副梅花半开招凭由张司封饮》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谊的渴望。全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情感的寄托,代表着诗人对友人欢聚一堂的期待。
诗的开头以“帝乡春色”引入,立即设定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背景,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紧接着,诗人通过“高压年华犯雪开”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坚韧,暗示着生活中的希望与乐观。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生动而活泼,“不须芳物重相催”一语,则流露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情绪,表现出对饮酒作乐的热切期待。
最后两句“风雨难期王事剧,未知休汰几旬来”则将个人的欢愉与时代的动荡结合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无奈与忧虑。整体而言,诗歌在欢愉与忧虑之间取得了平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希望与美好的追求,展现了北宋文人特有的情感与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无奈。诗人在欢愉与忧虑之间找到了平衡,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梅花”主要象征什么?
诗人希望通过饮酒达到什么效果?
诗中提到的“风雨难期王事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了梅花的坚韧与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与司马光的作品相比,王安石更加侧重梅花的坚韧精神,而司马光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