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26
自渑于洛循谷水行百余里
已烦谷水远相送,更得嵩峰遥见迎。
水碧峰青看未足,却愁前到洛阳城。
从渑池出发,沿着洛水循着山谷行走了百余里,
已经让谷中的水流远远地送别我,更能看到遥远的嵩峰在迎接我。
水是碧绿的,山峰是青翠的,看起来不过瘾,
却愁苦的是即将到达洛阳城。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资治通鉴》闻名于后世。其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在外出游历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已烦谷水远相送”,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接下来的“更得嵩峰遥见迎”,则描绘出一种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嵩峰的巍峨与壮丽为诗歌增添了一抹雄浑的色彩。这种对比正好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自然景色美丽,但对“前到洛阳城”的愁苦情绪却在心头挥之不去。
整首诗在情感上体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安,诗人通过水和山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水的流动象征着人生的无常,而青翠的峰峦则代表着希望与美好。诗中“水碧峰青看未足”,恰如人生旅途,尽管美景常在,但心中的忧虑与不安始终伴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给读者带来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折射出内心的忧虑与思乡之情,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已烦谷水远相送”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离别的忧伤
B. 归乡的快乐
C. 旅行的兴奋
D. 对家乡的无感
“水碧峰青看未足”中的“未足”是什么意思?
A. 看得不够多
B. 感到满足
C. 厌倦
D. 感到冷
诗人对洛阳城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A. 期待与向往
B. 忧愁与思念
C. 漠不关心
D. 恨之入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