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09
项王初破函关兵,气压山河风火明。
旌旗金鼓四十万,夜泊鸿门期晓战。
关东席卷五诸侯,沛公君臣相视愁。
幸因项伯谢前过,进竭不敢须臾留。
椎牛高会召诸将,宝剑冷冷舞席上。
咸阳灰烬义帝迁,分裂九州如指掌。
功高意满思东归,韩生受诛不复疑。
区区蜀汉迁谪地,纵使倒戈何足为。
项羽刚刚打破了函关的敌军,气势压倒了山河,风火交加。
四十万旌旗和金鼓齐鸣,夜晚停泊在鸿门,期待着早晨的战斗。
关东的五个诸侯被席卷而来,沛公与他的臣子们相互忧愁地对视。
幸好项伯提前来拜访,进言劝告我不敢停留片刻。
高会之上宰牛召集诸将,宝剑在席间冷冷地舞动。
咸阳的灰烬中义帝已经迁移,九州的分裂如同指掌之事。
功高志满的他想着要东归,韩生受诛再也不值得怀疑。
区区的蜀汉流亡之地,即使投降又有什么意义呢?
鸿门宴:历史事件,项羽与刘邦之间的宴会,象征着权力斗争和生死存亡的较量。这个典故在诗中表现了紧张的政治气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是一位倡导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作品多以历史为题材,风格严谨、深刻。
《戏下歌》创作于宋代,正值历史动荡、权力更替之际。诗中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权力斗争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警示。
《戏下歌》通过叙述楚汉之争的重要事件,展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无情。诗中描绘了项羽的强大与刘邦的无奈,表现了历史的波澜起伏。开头两句描写项羽的气势,使用了“气压山河”的夸张手法,突显了他在战场上的威风。接下来的“夜泊鸿门期晓战”,则将紧张的气氛推向高潮,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冲突。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通过对各方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复杂。沛公与他的臣子相视愁苦,反映出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而项伯的出现,则为局面带来了一丝曙光,显示出政治斗争中的微妙关系。
最后,诗歌以“区区蜀汉迁谪地,纵使倒戈何足为”作结,表达了对蜀汉无力回天的失望与讽刺。整首诗不仅是一幅历史画卷,更是对权力、斗争与人性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全诗围绕楚汉之争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权力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反映了人性在权力面前的无奈与悲剧。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警示。
选择题:项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鸿门”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反映了对蜀汉的悲观态度。(对/错)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两者均表现出对历史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戏下歌》则更注重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权力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