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5:08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代: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刻烛,篱菊暗寻芳。
李益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蟋蟀在催促寒意的到来,茱萸上滴落着露水。
酒杯在明亮的烛光下流转,篱笆旁的菊花在暗处静静寻芳。
新月和秋露相映,繁星与夜霜交织在一起。
今天晚上登高的事,九九重阳确实是长久的节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益,字士韬,唐代诗人,出生于山西。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共聚,借此节日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重阳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
李益的《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重阳之夜的宁静与美好。开篇便通过蟋蟀与茱萸的意象,渲染出一股清冷的秋意,传达出时节的变换与生命的流逝。蟋蟀的鸣叫,既是秋的象征,也是一种时间的提示,提醒人们寒冬将至。
接着,诗中描绘的饮酒场景,结合明亮的烛光和暗淡的菊花,展现了一种温暖与孤独并存的情感。这里的“酒巡明刻烛”不仅营造了热闹的氛围,也隐含着对短暂生活的感慨,暗示着即便在欢聚一堂的时刻,内心的孤独感仍然存在。
最后,结尾部分提及“登高今夕事”,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生命的思考。“九九是天长”则是对时间的哲学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巧妙融合,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蟋蟀催寒服”中的“寒服”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衣服
B. 寒冷的到来
C. 秋天的衣服
“酒巡明刻烛”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寂静的夜晚
B. 热闹的聚会
C. 孤独的饮酒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哪些?
A. 赏花、登高
B. 游玩、聚餐
C. 祭祖、放烟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