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时间: 2025-04-26 23:25:08

诗句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刻烛,篱菊暗寻芳。

——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广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5:08

原文展示: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代: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刻烛,篱菊暗寻芳。
李益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


白话文翻译:

蟋蟀在催促寒意的到来,茱萸上滴落着露水。
酒杯在明亮的烛光下流转,篱笆旁的菊花在暗处静静寻芳。
新月和秋露相映,繁星与夜霜交织在一起。
今天晚上登高的事,九九重阳确实是长久的节日。


注释:

字词注释:

  • 蟋蟀:一种昆虫,常在秋冬季节鸣叫,象征寒意。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常用作祭祀和佩戴,象征长寿。
  • 滴露:露水滴落,表示清晨的凉意。
  • 酒巡:指酒杯在桌上来回流转。
  • 明刻烛:明亮的蜡烛,烛光映照下的场景。

典故解析:

  •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古人认为此日为阳气最盛之时,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等习俗,寓意长寿和健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字士韬,唐代诗人,出生于山西。他以五言绝句和律诗闻名,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与友人共聚,借此节日表达对生命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重阳节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


诗歌鉴赏:

李益的《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重阳之夜的宁静与美好。开篇便通过蟋蟀与茱萸的意象,渲染出一股清冷的秋意,传达出时节的变换与生命的流逝。蟋蟀的鸣叫,既是秋的象征,也是一种时间的提示,提醒人们寒冬将至。

接着,诗中描绘的饮酒场景,结合明亮的烛光和暗淡的菊花,展现了一种温暖与孤独并存的情感。这里的“酒巡明刻烛”不仅营造了热闹的氛围,也隐含着对短暂生活的感慨,暗示着即便在欢聚一堂的时刻,内心的孤独感仍然存在。

最后,结尾部分提及“登高今夕事”,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个人情感结合,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与对生命的思考。“九九是天长”则是对时间的哲学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巧妙融合,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蟋蟀催寒服:蟋蟀促使寒冷的到来,暗示秋冬的来临。
  • 茱萸滴露房:茱萸上滴落的露水,营造出湿润的氛围,象征清新。
  • 酒巡明刻烛:酒杯在明亮蜡烛的照耀下流转,表现出聚会的热闹与温暖。
  • 篱菊暗寻芳:暗处的菊花在静静地寻求芬芳,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蟋蟀的鸣叫比作催促寒意,暗示季节变迁。
  • 对仗:如“酒巡明刻烛,篱菊暗寻芳”,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探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意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蟋蟀:象征秋冬的到来与生命的脆弱。
  • 茱萸:代表长寿与安康。
  • 明刻烛:照亮了聚会的温馨,象征着友情的温暖。
  • 篱菊:暗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蟋蟀催寒服”中的“寒服”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衣服
    B. 寒冷的到来
    C. 秋天的衣服

  2. “酒巡明刻烛”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寂静的夜晚
    B. 热闹的聚会
    C. 孤独的饮酒

  3. 重阳节的习俗包括哪些?
    A. 赏花、登高
    B. 游玩、聚餐
    C. 祭祖、放烟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现重阳节的情感和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登高壮观》:通过高远的视野,表现对生命的感慨,与李益的诗在节日情感上相呼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李益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东皋 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提举中奉程公挽诗 提壶 滕王阁 岁暮有感 送张子仪尚书起镇东阳 送张安国舍人 送莫子漳还朝 送九兄佥书归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以足志 止字旁的字 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包含伺的成语 沽激虚名 耗耗 不乿 棉籽饼 遗刻 毛字旁的字 贪财慕势 APC 白首为郎 立刀旁的字 包含酎的词语有哪些 轻财仗义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提土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