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7:27
次韵十五日菊
作者: 丁宝臣 〔宋代〕
寒芳开晚独堪嘉,
开日仍逢小雨斜。
秋尽亭台凋木叶,
月圆节伴蓂花。
幽香不入登高会,
清赏终存好事家。
黄蕊绿茎如旧岁,
人心徒有后时嗟。
寒冷的菊花在晚秋时节盛开,实在令人赞美;
今天阳光明媚,却恰逢细雨飘洒。
秋天即将结束,亭台的树叶也开始凋零,
月圆之夜,正值中秋佳节,伴着盛开的菊花。
菊花的幽香并未融入登高的盛会,
而清雅的观赏,只有真正的文人雅士才能体会。
那些黄蕊绿茎依旧如往年,
而人心却只是无奈地叹息未来的时光。
作者介绍
丁宝臣,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风多抒发个人情感,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现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十月中旬,正值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与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心冷暖的感慨。
《次韵十五日菊》是丁宝臣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表达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雅趣生活的向往。诗中前四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菊花在寒秋中的孤傲与美丽,突显了自然景物与节令的紧密联系。尤其是“秋尽亭台凋木叶,月圆节伴蓂花”一句,既表现了季节更迭的无情,又透出中秋佳节的温暖情感。
后四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社会文化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登高会”的无奈,幽香未能融入热闹的场合,显得孤独而清高。最后两句“黄蕊绿茎如旧岁,人心徒有后时嗟”则是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人心变化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描写美景的同时,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雅趣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香”是指什么花?
诗人对“登高会”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